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联合报:地下电台“独”药 民进党当补药

2007年09月24日 09:42:00  来源:
字号:    

  根据美国肾病资料库统计,台湾尿毒患者的增加数是全球第一,盛行率为全球第二。岛内临床医师几乎一致认为,从尿毒病患大量集中在南、嘉、屏来看,地方民众误信某些地下电台贩售之药物,应是主因之一。

  台湾《联合报》今天的社论指出,地下电台长年在节目中夹带推销药品,早已不是新闻,也不是秘密。一般民众在网络上贩卖苦瓜,不过带一句“可治糖尿病”,即遭处以重罚;为何非法设立的电台经年累月在节目中贩售药品,不仅视“药事法”如无物,就连NCC或“广电法”也对它无可奈何?其中奥妙无他:一手卖“药”牟利,一手卖“独”防身,这是地下电台得以逍遥于法治灰色地带的主因。

  社论说,其实,地下电台是在经营两种“补药”。“台独”是地下电台送给民进党的“政治补药”,但某些地下电台卖给一般听众的有些“补药”,却不免令医药专业人士担心。

  在戒严时期,地下电台出现,以非主流的声音冲撞言论管制,诚然有其特殊意义。但即使如此,头戴乡土政治桂冠,实际上却以向乡亲父老贩售药物为业,难免令人觉得名实不副。尤其时至今日,本土政权当家,电波市场开放,言论管制解禁,地下电台既渐失潜身“地下”的民主意义,即愈发凸显其“论政卖药”的商业本质。

  社论指出,不论从法治秩序或人民健康观点,地下电台林立,都是与现代社会显不相容的现象;然而,民进党对此却视若无睹。主要原因,不外多数地下电台在政治上采取挺绿、拥“独”策略,用以支撑其商业行为;而民进党虽已政权在握,却仍不舍此种“法外”的资源,遂令其形成无政府状态。一开始,地下电台许是以政治言论为主,商业交易为辅;如今,则俨然是以商业交易为主,“台独”言论反而成为商业的掩饰。

  只消看:二○○四年“三一九”枪击案,靠着地下电台散播的“连宋联共刺扁”的假饵,使得大选一夕变盘;去年高雄市长选举陈菊和黄俊英之战,同样在投票日借着某些地下电台的不实传播,让陈菊以些微之差胜出。由此看来,地下电台因其政治倾向,一方面在商业上卖药,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贩“独”,已形成了言论市场上最无忌惮的灰色地带。而包庇、纵容其坐大的民进党,又何异这整个法外媒体的幕后首脑?

  社论说,国民党最近拟订新的文宣攻势,决定联合地方合法电台,对“地下电台”一面倒的挺绿及“台独”言论展开反制;绿营对此则嗤之以鼻,认为地下电台根深柢固,非蓝军所能轻易撼动。诚然,蓝军在南部的劣势,是长期疏于基层耕耘所致,在言论战场的积极性和贴近性都明显不足;但绿营那种“拥地下电台而顾盼自雄”的心态,却亦着实可议。一个号称民主进步的政权,却要靠法外电台为其撑腰使力,还妄称什么民主法治?更别说,一个当局居然坐视人民健康受到威胁而不顾,这还说什么爱台湾?

  “台独”言论是否有利台湾,容或见仁见智;但卖药行为不受节制,则必然贻害社会。节目中那些亲切、生动的乡土语言,说的多是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借以招徕听众成为其药物、补品的爱用者;这种推销手法潜藏着多少社会风险,当局岂能不闻不问?

  社论总结,在“卖药”和“挺独”之间,这个全台湾最自由的灰色地带,俨然没有法律、没有公权力。因为,民进党吃了地下电台的“台独补药”,他岂会管一般听众买的“补药”究竟如何!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