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国际视点

安倍的价值观外交是花插牛粪

2013年06月06日 13:45: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在外交场合,日本首相安倍总爱把价值观放在嘴边;西方不少首脑人物也常常这么说。

  其实他们讲的大体是英国17世纪前后殖民时期的思想成果,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洛克。该派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有自由,并占有自己的劳动和成果。人类群居,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就会为生存而互相斗争。为避免这种情况,就应该根据一定的规则(少数服从多数),同意(投票或默许)将个人的部分权利交由其代表来行使,为防止滥用这种治权,社会要对其代表进行监督和制衡。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许多人移居北美,自由选举的思想也随之传入。美国建国时,其缔造者们设计了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的政治制度,并将其写进宪法。美国人懒于修宪,200多年来,宪法内容变化不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完败,美国占领日本后,又把类似的宪法套在日本头上。日本尚武躁动,爱逞强斗狠,“和平宪法”就像魔咒,限制了军国主义,因此它感到不舒服;右翼人士对此更恨之入骨;安倍做梦都想修宪,把“和平宪法”摔成碎片并扔进东海。他的价值观外交是要哄骗返回亚洲、看着脚尖过日子的美国人。

  经过近三个世纪的实践检验,人们发现美国的政治制度存在下述缺陷:第一,相互制衡,拿效率换平等;第二,以我为中心,以数多为合理,任何离奇的欲望,只要人数多,就具有合法性;第三,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可以用金钱和势力,将自己的诉求变成全社会的诉求。而且随着社会机构的臃肿老化,这些缺陷便愈来愈显著。连不少美国学者也认为这种制度边际效率递减(式微)。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政治制度是政治的法则和举措,即“义”。“义”者宜也,以适宜为上乘。选举是工具,就像棍子和扁担一样,无好无不好。任何举措,只有适合国情(宜),满足时代要求(时),并反映民众的根本需要(本),就能促进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的价值观仍充满活力。

  伊拉克是美国价值观的交钥匙工程,10多年过去了,现如今怎么样?刚过去的5月,它死于恐怖爆炸的有1000多人,伤者数倍于此。伊拉克的母亲投完票后,在寒风中向世人举起蘸有墨水的手指,目光迟滞,这是感激、困惑、无奈、仰或“吾与汝偕亡”的愤怒……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震颤。

  自洛克以后,人类对价值观的探索从未止步。近代西方哲学界的塔式人物康德就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一个先决的纯理性的普遍价值法则,而且它独立于人的欲望。人有良知,能够认识它;人的行动应该避免被欲望所驱使,更不应追求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实现该法则当作义务,主动地去追寻实践。为了便于判断,他还给出一条格言,即在行动之前,要扪心自问,如果所有人都像我这么做能成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在亚洲国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安倍上台后对此翻脸不认帐,鼓吹侵略概念无定论,否定对慰安妇的侵害,登上涂有731字样的飞机炫耀,对天皇三呼万岁,操纵民意拉选票,谋求修改宪法,组建国防军和对外使武用力。试想,如果德国也这样,欧洲和世界将会成什么样子。多一国尚且不可,世界各国都这么做能成吗?

  近来,安倍政权在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乃至非洲撒钱,极尽挑拨之能事。谁都知道,它这么做是挖中国的墙角,并为日本产业进军当地铺路。日本是条枪,上述国家就是枪膛中里的子弹。把受援国当成其低劣目标的工具,倘若康德在天有灵,也会痛斥安倍等人无耻。

  战后,日本挨了原子弹。韩国人说这是遭天谴,安倍政府不高兴并提出抗议。其实在积恶和灭身之间有因果关系。利欲熏心者定利令智昏,不懂得恶有恶报的道理,也会忘记教训。安倍现在的做法,就是重蹈当年老军国主义者的下坡路,他们可能会面临新的灾难。其言行亦应唤起我国人的忧患意识,全体总动员,武赶戚继光,文(抗倭事)追胡宗宪。同仇敌忾,坚决粉碎任何阻碍中国前进的企图。(作者是旅美评论人士)

[责任编辑:扶海涛]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