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的创业故事:在另一个岛屿成就人生

2015-09-08 13:40:00    来源:中国福建    

  杨哲安的人生与岛屿有着不解之缘,从台湾到香港,再从厦门到平潭,他求学、工作的地方都是碧波荡漾的海岛。

  杨哲安是高雄人,2004年从台湾政治大学获得计算机和财务管理双学位后,进入香港的一家私人银行工作,帮高净值人群做资产管理。

  “2007年前后,香港资本市场一团火热,即使一个破烂的项目都有7、8个投资总监来考察,原始股投资市盈率达到10%-20%。我们做资产配置,随便怎么做都有30%-40%的收益。这样的市场让我有点看不懂,于是决定去念书。”他回忆说。

  2007年,杨哲安回到高雄中山大学就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当时,厦门大学与台湾高校有交换生项目,杨哲安因此来到厦门,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开始与大陆的岛屿出现交集。

  硕士毕业后,杨哲安选择了厦门弘信集团的风险投资职位。在职期间,他和同事完成了夏新电子的破产重组业务,厦门象屿集团作为重组方注入优质资产,这让杨哲安很有成就感。但慢慢地,他意识到自己对大陆还是缺乏真正了解。

  “比如很多专业术语,大陆企业的市盈率在台湾叫做本益比……我必须通过学习来认识大陆。”杨哲安说。

  于是,他选择辞职考博。“厦大对台湾学生有很多优惠政策,而且我一个师兄曾读过厦大金融系博士,于是心里就有点‘荡漾’,报考了厦大金融系博士。”

  始料未及的是,读博期间的一次课题调研,再次改变了杨哲安的命运。当时,福州市政府委托厦大金融系做一个关于构建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课题,杨哲安因此第一次踏上平潭的土地,从此与这座中国第六大岛结缘,并在2013年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引进的台湾人才,出任平潭交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平潭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曾经的军事前线而今变成开发开放热土,正致力于建成“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基础设施等前期建设热火朝天,让挂在实验区管委会墙上的规划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平潭交投集团是解决资金问题的重要融资平台,也是目前平潭工程建设量最大的国有企业。平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台湾创业园等都是由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

  在平潭金井湾片区,总投资11.5亿元、占地130亩的台湾创业园蔚为壮观。除了36幢园林别墅型楼群外,还有适合青年人活动的音乐喷泉、创业咖啡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

  杨哲安说:“这里原是一片沙地,打地基时要挖一个个沟,做挡土墙,工程量非常大。现在看着沙地变成创业园,我心里充满成就感。”

  截至今年8月15日,登记入驻台湾创业园的项目共378个,其中台湾独资企业、台湾个体业者、台资企业、台湾院校项目共206个,台湾社团组织项目122个,其他项目50个。平潭台湾创业园对台湾青年创业的吸引力初步显现。

  在平潭澳前片区,由交投集团投资8亿元建成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内,两岸青年创业的环境更加成熟,很多商家都是两岸业者合作设立。

  对比两岸青年创业理念的不同,杨哲安说:“台湾青年思想比较奔放,很多‘鬼点子’,追求小而精致,但缺乏宏观视野;大陆青年比较质朴,中规中矩缺少创意,但追求大而粗犷,要做就做跨省甚至全国市场。两岸青年互补性很强,合作创业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杨哲安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平潭搭建起一个个“舞台”,让台湾青年在大陆大胆创业、成功创业。除了台湾创业园、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外,平潭还配套了雏鹰基金、雄鹰基金等,为台湾青年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登陆”八年后,杨哲安不仅催生了上百个台湾青年创业成功案例,自己也在福建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今年11月就要结婚的杨哲安,谈起福建籍女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目前在厦大当研究助理,我希望她来平潭工作,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在一起了。”(康淼)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