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台政策给力 台湾人才在厦门有“归属感”

2016年10月25日 09:27:22    来源:闽南网    

  近年来,为促进两岸产业交流互补,厦门不断发布招收台湾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吸引不少有梦想的台籍人士登陆创业或投入研发。

  在助力台湾人才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关心他们在厦生活情况,提升归属感,厦门也日渐成为台湾人才“聚集地”。

台湾人才厦门招聘会在人才中心举行。

  到底有哪些大红包,又有哪些给力之处,不断吸引众多台湾人才来厦发展,追寻自己的梦想?

  日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发布首个综合性人才政策,其中,更进一步突出重点对招收台湾人才的特色,在创业贷款贴息、住房补贴等方面优惠力度进一步提升。不少在厦台商表示,厦门实施各类招收台湾人才的政策,一方面为台湾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提升价值感;另一方面又进一步开拓了台商在厦创业、工作的道路,提供相应的落地保障,让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才聚集在厦门,找到“归属感”。

  厦门成台湾人才聚集地

  2009年,厦门益力康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总裁宋茂清,将酵素这一流行的生技产品引进大陆,带来全新的科研技术。他表示,公司于1993年在台湾创立,研发生产酵素产品外销日本。如今大陆已成为其最大的市场,更把生产工厂搬到这里来。当然,这一路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005年,宋茂清到深圳考察,原准备以供货的方式与当地台商合作,但投资不如预期,索性自己来做。于是2007年他到了上海,无奈种种限制,三年筹备期公司一直空转,一事无成。直到2009年来到厦门才步入正轨。对当初落地厦门的选择,宋茂清笑着说:“来对了,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又是台商投资区,对台商来厦投资有政策优惠,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

  今年,他刚获评了湖里区开展的“550专业人才计划”台湾专业人才项目。宋茂清笑称,厦门的人才招收政策力度真的很大,且对于落地发展的台商来说,更是增添了在厦发展、扩宽事业的动力。

  据悉,厦门市推出不少相关引进人才政策,引进各类专业台湾人才。截至目前,思明区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市“双百计划”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5名,这其中就包括不少台湾学者,共引进台湾特聘专家6名;而获评湖里区“550人才计划”的台湾人才达19名;海沧区还专门制定《海沧区引进台湾人才暂行办法》,吸引台湾优秀人才和青年人才,今年6月向10家台资企业67名人才发放了住房、社保、基地运营、多点执业等6大类补助等。

  宋茂清表示,厦门推行的各类人才政策吸引了不少台湾人才落地,日渐成为“人才聚集地”。“在台湾的市场已经非常饱和,而大陆有深度的发展空间,且对接了人才资源平台,也能吸引不少台湾优秀的博士、各行业精英等‘登鹭’发展。”

  热门产业聚集人才助力发展

  据悉,厦门引进人才瞄准重点发展产业,其中,台湾的各类人才,集中聚集在计算机、金融服务、文化创意、商贸服务、软件信息、休闲旅游等产业领域。

  台湾资深音乐人、微风乐集创始人杨慕作为思明区引进的文化创意领域的专业人才,在音乐方面,他不断创作了一系列两岸的歌曲《厦门亲像一首歌》《乡愁·岸》等,立志打造出富有厦门味道的音乐流派。在交流方面,他拉近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成立了微风乐集及青年原创音乐孵化基地。“我们希望每个喜欢音乐的孩子在这里,都能找到归属感,从创办微风乐集起,我们关注和推动两岸原创音乐的发展,一直致力推动交流。”

  他还计划着年底举办年度音乐会,在舞台上聚集两岸爱唱歌的青年。“台湾的音乐有台湾的特色,厦门有厦门的市场。”杨慕说,他们定期邀请台湾资深音乐人来讲课和演出,对于厦门喜欢音乐的年轻人来说,接触不同的音乐风格,在交流中也能成长很快。“我的孩子有时也会跟大家一起唱歌,当吉他弹起的时候,没有两岸之分,音乐带给他们的是最自然的交流。”

  引进人才落地有保障

  引进台湾人才后,除了岗位、各类创业项目的补贴以外,厦门各区还积极打造创业、生活的港湾,提升他们的归属感。来自台湾的吴慧道博士,因为海沧的人才扶持政策,于2012年在海沧创立了中大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第五批“双百计划”引进人才,吴慧道的公司获得550万元的扶持,个人获得100万元扶持。“我们每年的生日,都会有大蛋糕和鲜花,每年还有免费体检。”吴慧道说,“海沧区的人才政策和补助,让我们台胞安心在这里就业、创业。”

  据介绍,海沧建设了自贸区创业广场,打造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国家级闽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海峡文创中心、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园区等创业平台。同时,举办了两岸人才项目对接会,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加挂‘海沧台商投资区台湾人才服务站’,配备专人做好对台人才服务。举办台湾人才走进自贸区等活动。

  据了解,海沧区重点打造的海沧创新园等,正在成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的聚焦热点。目前在海沧创业广场创业和就业的台湾青年就有将近100名,主要从事跨境电商、旅游服务、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行业。

  而思明区还将在今年联手万科集团,首推“思明·青年人才公寓”,为来厦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拎包入住”一站式公寓及创新创业跟踪服务,助燃青年“登鹭”梦想。

  对接人才可采“认养”方式

  两岸专业人才如何对接?沛亚人力资源服务(厦门)有限公司总监林舫渃指出,不少台湾人才来到大陆工作或是创业,多多少少会遇到生活、渠道市场、资金等各方面的问题。

  因此,建构一个介于政府单位与熟悉台湾企业的中间单位来协助大陆“新血液”,很快地适应大陆的生活或是推荐渠道市场等,将更助于台湾人才接地气。

  林舫渃表示,如今,有不少台湾青年毕业学子来陆工作,有的是之前已在大陆上学,或是父母在大陆经商、工作,他们经大陆同学在台就学后引荐,才会来大陆工作。

  所以若是要引进台湾人才,可以先让大陆企业开出相关的职缺,提供给台籍人士,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辅助金给予企业与推荐企业,再透由类似沛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猎头机构,协助推荐,也会达到不错的人才落地效果。

  林舫渃说,其实在大陆很多企业都想要招收台籍人才,但是不少企业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需要的高端人才。

  “有些技术或是特别的职位,台籍人才会更擅长。”林舫渃说,所以就需要一个“中间商”为他们牵线搭桥。

  针对台籍人才的需求不同,来分别给出方案。比如针对台湾创业青年,可以经由产业的分类,由台湾青年自行申请,同步可以让大陆的企业“认养”投资。

  “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对接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台湾青年前往大陆创业的意愿,并达具体实绩。”(记者 潘薇 宗琴)

编辑:陈文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