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创客”张鑫

2016年10月20日 10:36:24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http://center.cnpc.com.cn/pic/0/00/08/42/84270_996693.jpg

  试验成功了,张鑫笑得很灿烂。

  【人物简介】

  张鑫:吉林新木采油厂创效达人。

  3年里先后申报了16项国家专利;以他为首研发的充磁技术填补了吉林省空白,盘活闲置资产1000万元;10余年解决技术难题数十个,年创效200万元以上。

  一身油迹斑驳的橘红色工装,一架摆满电子设备维修书籍的简易书架,一桌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工具……10月11日,记者在吉林油田新木采油厂创新创效工作站见到张鑫时,很快被这位工作在生产一线、嘴角总是挂着笑容的“变频器维修专家”吸引。

  说起张鑫,圈内人都想不通。上学时学的是修井,工作后却从事了毫不搭界的电子仪器维修。“蛰伏”十余载后,一大串的业绩“闪”得人睁不开眼……3年里先后申报了16项国家专利;以他为首研发的稀土永磁电机充磁技术填补了吉林省空白,盘活闲置资产1000万元;10余年解决行业性技术难题数十个,年创效200万元以上,今年创效额预计可突破300万元。

  面对记者的问题,张鑫给出的答案是:我创新、我快乐。但是,享受这份快乐却源自一次“受辱”。

  1998年,张鑫到新木采油厂测试队当电子仪器维修工。当时的变频器还属于高科技产品,售后维修保养一直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着,维修费用动辄几万元。他凭着近十年自学的底子,开始“鼓捣”变频器维修。一上手却傻了眼,翻课本,书上的相关解释只有几行字;现场的仪表、控制电路从没见过,更不会操作;图纸、规程也看不懂。“你连我们这里最差的员工都不如,还想自己维修变频器。”售后师傅甩出来的一句话,让他的脸红到了耳根。

  然而,“受辱”的张鑫不但没有消沉,反而更踏实地学习变频器维修技术。除了巧妙地跟着售后师傅“偷”学技术,业余时间,他基本泡在书店和阅览室,查资料、记笔记。2010年,张鑫得知北京有个专门学习变频器“芯片级”维修技术培训班,他自费跑去学习,获得变频器维修工程师证书。从此以后,他对变频器维修更加情有独钟。

  2013年,在圈内崭露头角的张鑫调入厂创新创效工作站,负责全厂变频器、仪器仪表、电动机和家电四大类的电子维修项目。从此,快乐“创客”张鑫有了全新的平台。

  经过10余年的钻研和无数次现场试验,他掌握了国产和进口20多个品牌、功率从5.5千瓦到315千瓦变频器的修理技术。他掌握的“芯片级”维修技术,着眼于最微小的元件,总是手到病除,既节约维修成本,又缩短故障时间。今年年初以来,他修复变频设备156套,减少维修成本114万元。目前,张鑫开始“开门揖客”,面向吉林油田各单位承揽变频设备维修业务。

  电动机充磁技术,在吉林省一直处于空白。2014年,张鑫开始和这项技术“较劲”。他和同事一起,自主研制稀土电机分解组装台、电动机线圈绕线装置,摸索了电潜泵修理技术,终于攻克难关。目前已成功修复永磁电机30余台。

  张鑫成了“名人”。多家私企纷纷抛出橄榄枝,一家公司开出了20万年薪,他却不为所动,依然面带微笑表示拒绝。

  张鑫对记者说:“我感谢油田的培养,油田处在困难时期,我怎能当‘逃兵’?况且,还有很多事没做完,怎能半途而废。”

  张鑫说的是实情。他为联合站安装的火焰检测报警器、锅炉水位控制仪、定时自动加药控制器,都处在调试阶段;正在研制的新型节能设备——单井变频控制柜,也到了“爬坡过坎”时期……

  人们看到,张鑫每天脸上依然挂着招牌式的微笑,更忙了。

编辑:崔沥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