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明星“国鸭”助力“绿色”桃源振翅高飞

2019-11-14 14:1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1月14日常德讯 (记者 尹赛楠)“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看着眼前“活”起来的青山绿水,记者们禁不住连连称赞……13日上午,“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团来到常德市桃源县的夷望溪镇,一条绿色的水上画廊就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夷望溪镇。(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乘船行于素有“沅江小桂林”之称的夷望溪上,放眼望去,两岸间山峦叠翠,修竹成荫,绿水悠悠,令人心旷神怡。“你们现在看到的夷望溪,几年前还是另一番模样”,出生在夷望溪镇的陈沅江,之前曾任夷望溪发电站站长。看着眼前的美景,陈沅江却叹了一口气,“小时候的夷望溪,清澈见底,乡亲们都习惯在溪边洗衣洗菜。”然而好景不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江上的挖砂、挖金船逐渐增多,“有时候,几十艘大船在水面上排开,他们把河水都挖浑了,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自2014年起,桃源县夷望溪镇开展河道整治专项行动,取缔砂石船、淘金船,规范砂石码头。慢慢的,水重新变绿了,环境重新变美了。“今年,夷望溪镇先后两次荣获常德市人居环境整治‘十佳’乡镇称号,大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凝望两岸如黛青山,夷望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董强如是说。

夷望溪边绿树成荫。(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赐予夷望溪最宝贵的财富。为呵护这一方山水的灵性,夷望溪镇全面落实河长制,明确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河长,镇长任总河长,分管副镇长任镇级河长,河流所经村村支部书记担任村级河长,实现“河长”全覆盖。

  近年来,夷望溪镇积极贯彻桃源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陆续开展禁渔禁砂行动,拆除乱搭乱建和污染环境的工厂,遏止沅江干流乱围乱堵、乱倒乱排等行为,开展“厕所革命”,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栽种路面绿植……随着治理水域、整治集镇面貌的措施一项项得到落实,夷望溪镇的生态美,正越来越多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白鹭在水面上飞得正欢,下河游玩的野鸭相互追逐打闹,此情此景,让陈沅江不禁感叹,“如果生态不好,是不会有动物在这里安家的。”而对于这一点,向来对水域环境及其苛责的它们,显然更有发言权。

中华秋沙鸭栖息地。(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凛冬将至,天气慢慢转凉,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里飘起了阵阵细雨,往来的行人撑起了雨伞,束紧了外衣,而这一切,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远处浅滩上的小家伙儿们享受自己的悠闲时光。

  赤红的嘴巴,飘逸的长发,亮翅露出两道杠,号称“会飞的中队长”,它们就是被誉为“国鸭”的明星——中华秋沙鸭。

  据悉,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生态试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因全球仅存不到3000只,故被列入濒危物种。而桃源县与中华秋沙鸭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桃源县黄石水库的渔民刘勇发现并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中华秋沙鸭,随后很快得到了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湖南省沅江流域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之一,桃源县常年有接近40只中华秋沙鸭,最多的时候达到51只,是沅江流域栖息地的典型。”据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卢凯介绍,为保护中华秋沙鸭暨沅水流域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秀美的湿地景观,桃源县将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纳入县林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2011年12月12日,国家林业局批复试点建设沅水国家湿地公园。

中华秋沙鸭。(常德市委网信办供图)

  “目前,南迁越冬的大部队还在路上”,指着远处水面上三三两两的身影,卢凯告诉记者,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中华秋沙鸭的保护无疑将惠及整个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

  近年来,桃源县不断加大对沅水湿地的保护力度,严禁对湿地周围的港湾、河汊、低丘、山岩等自然景观作破坏性采挖和基建;建立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厂,把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严禁采用非法措施捕捞水中鱼类,保护食物链;严禁向河流、湖泊、水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短短几年的时间,通过环保、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的综合生态治理,沅水湿地的“生态红线”得以坚守,水质得以改善,湿地公园关键区域水质标准达到‖类,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

  如今,在中华秋沙鸭的“监督”下,桃源人正在用实际行动,向践行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交出自己的答卷。(完)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