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空污法”竟是财团遮羞布?民进党的祸心你看出来了嘛

2018年06月28日 08:31: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包袱铺,老车机车难上路!我是提倡绿色出行、绝不承认是自己穷的大侃子~近几年,大家对空污议题越来越关注,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也是颇下了一番工夫,如今蓝天白云又占领了高地~不过当我们在晴空万里中呼吸新鲜空气时,对岸的宝岛人民却又深陷到了空污的泥潭中……

  25日,台湾“空污法”正式“三读”通过,民进党不仅称这是“16年来最大的‘修法’”,是“进步‘修法’”,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还公开自评为“修法”打100分,但遗憾的是,“最善听民意”的蔡英文当局这次貌似又和民意背道而驰了。

  “砍民生用车抵换工厂排放”、“错误政策比贪污可怕”、“何不食肉糜?”、“只要是支持空污法的候选人一律拒绝投票!”“自己坐好车,叫人民换车!”……

  看过网友满屏的谩骂指责后,侃爷很好奇这新版“空污法”里有啥魔力能让岛民如此团结一致的对抗起了蔡当局?

  据了解,在台“立法院”临时会修正的“空气污染防制法”中,除了将污染源管制范围区分为移动及固定污染源外,未来对出厂10年以上车辆的排放标准也将更严,明定“排气检验未过或未检验,最重可注销牌照”,同时新设立的“空气质量维护区”也禁止老旧车辆通行,违者最重可处6万元(新台币,下同)的罚款;另外,“环保署”也将制定相关办法,预计2020年7月,出厂10年以上的老旧车辆若不符合排放标准,行驶在一般道路上也将会被取缔。

  要知道这一规定的出台,预计将冲击全台百万辆二行程机车和7.6万辆一、二期柴油大货车!有人直言这已经不是政治问题了,而是政策问题,“知道有多少家庭只能靠老车通勤为生嘛”。

  为此,台湾网友纷纷呛声“上万名车主将串联所有亲友团,选票制裁民进党”、“别再想拿我们的选票”!还有人表示,这将会改变整个商业链以及多数民众的生计,“谁有这么多钱说换车就换车”,“你们买给我们开吗?官员自己爽爽的坐专车,应该以身作则走路上下班做榜样给我们学习,而不是自己坐好车,叫人民换车!台湾人加油今年11月只要是支持‘空污法’的候选人一律拒绝投票!”。

  国民党云林县长参选人张丽善也批评,民进党仗着“立法院”多数压榨全台人民,绿营执政的县市长,要么闷不吭声、要么助纣为虐;更抨击民进党放着“非核家园”带来的大量空污危害不管,却把矛头指向一般民众日常使用的汽机车,“这一笔一笔帐,我们都会记下来,在年底的大选讨回公道”。

  面对反对声浪,“环保署长”李应元却表示,空污就是要从固定源、移动源及逸散源三方面一起着手处理。

  “环保署”认为,移动污染源所排放的如PM2.5、CO等污染物总量,并不少于固定污染源,但过去车辆适用排放标准较为宽松,导致老旧高污染车辆成为台湾空气污染排放主要来源。李应元还以治理台中空污为例,称台中市燃油的使用量是台北市的两倍,所以除了要管台中火力发电厂外也要改善汽机车排放量,如此才能达到效果,“没管工厂只管机车这种话,是没良心的人、不了解的人说的”。

  对此,张丽善表示,对老旧的汽机车,确实应该加严管制,但她同时质疑“把减少移动污染源的排放量,拿去卖给工厂,变成可以合法增加固定污染源排放量,这是什么道理?”。

  这也是此次“空污法”另一大争议点:总量管制抵换规则

  啥意思?很简单,就是指同一个“总量管制区”内,固定污染源(如工厂)可利用该区域改善移动污染源(如汽机车)所减少的排放量,以一定比例取得交易抵换的排放量。也就是说,将来企业或发电厂若无法达到消减空污量的目标,可以透过收购老旧车辆等方式取得排放量解套。

  在野党对此直批,工厂等固定污染源所排出的废气怎能与车辆等移动污染源的排气等同视之?环团人士也质疑:好不容易减少的污染排放,怎能再拿来卖给工厂?

  “可怕,‘良法美意’其实包藏祸心”!资深媒体人黄创夏一语中的地指出,蔡当局修订的“空污法”,其实是一个替大财团工业污染遮羞以及扩大“用肺发电”、力推深澳燃煤电厂的解套方案。黄说如此一来,拥有“太上管辖权”的“行政院长”和“经济部长”,就可以拿“空污量抵换”来力推深澳燃煤电厂了!

  还有更奇葩的呢:新“空污法”虽然加重罚款,但工厂能向有关部门买“排放额度”!

  民进党这波操作真是看傻了侃爷了,论套路,民进党说第二真是没人敢称第一了,难怪国民党批这“进步‘修法’”是“打假球”了……

  如果说“空污法”不是民进党为抢救年底选举才祭出的铁腕,那又是什么呢?国民党民代柯志恩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猜测!

  说到底,空污问题能引发台湾社会如此大的热议,皆因它与百姓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台当局想解决这一问题那绝对是极好的,但若真在“修法”外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上不得台面的心思,而将台湾空气、环境、百姓置于灾难中,那也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吧!

  声明:本文为“台湾包袱铺”团队投稿作品,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台湾网无关。

[责任编辑:杨旋]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