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2018  >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  >   优秀征文

台湾的游子,故土的魂胆

2019年01月22日 13:37: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生于1920年的叶仁達回来了。然而胡巷村没有三个村民能认识他,1935年,叶仁達和村里的年轻人去打仗,从此杳无音讯。连亲人都当他们死了,不过亲人都死在他们的前头,叶仁達的亲人也不例外,还活的近亲,只有一名素未谋面的堂侄,已然四十多岁的耕田佬。

  叶仁達从来不提过去,当时的村民判断他是军官,每个月退休金有两千多台币。他没在第一批大陆探亲团队伍里,也许正是因为军官的身份,到了九二共识后姗姗来到故里。他不断对每一个村民讲诉在台湾的自己,是如何隔海相望福建的家山,以及回乡的路如何苦难。

  台湾荣民叶仁達回来了。此前,海峡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藩篱,1949年以来,只因那句‘反攻大陆回家去’,此生未婚未育,然而一等再等……直到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才出现素衣还乡的转机。

  《告台湾同胞书》在外省人里流传甚广:“互通讯息,探亲访友,参观旅游。”这句话像从大陆伸进台湾的橄榄枝,深深的揪住外省人的心,最为怦然的是眷村的荣民与义民,他们不顾当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穿着‘想家’衣裳游走、静坐、哭诉,散发想家的传单,回家的思潮促成‘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

  《告台湾同胞书》对于叶仁達而言,无疑是一封家书,他在回乡的随身提包中,特意找来《书》,和所有通行证明放在一起,向人证明自己属于‘合法’落叶归根。

  72岁的叶仁達于1993年回来了。由乡上的工作人员陪到村子,阔别近六十年,他终于回到胡巷堡。此时的胡巷堡改叫胡巷村,划到建阳县将口乡管辖。

  1987年的开放探亲,叶仁達才有了渠道,精确了福建的故土胡巷堡的方向,这花了他三年的时间。故乡在望,回乡,乡愁已成现实的物非人也非,不回乡,离愁近六十年又何处托往,人生又有几个甲子?斗转星移,故乡不会老去,只有更缠绵的乡情,当他来到物质匮乏的胡巷村,回家的第一顿饭,招待他的是鸡鸭鱼肉,着实让老堂侄提前几天的张罗。

  乡音不改的叶仁達回来了。在故土的生活中,他的穿衣打扮、行为习惯已经不是台湾人,而是融回到农村小老头德行中去。和老头们一起买廉价烟——‘飞马’牌,被年轻人嘲为‘四脚踢’的香烟,叶仁達乐意在无恶意的一堂哄笑中,和老少们一起吞云吐雾。也接受手卷纸烟,呸着烟丝。台胞叶仁達因此在故土胡巷村落了户口。

  农闲时,叶仁達请来戏班为村民公演、他资助穷苦孩子读书、他赞助村路水泥化、他‘借’钱给头批出国务工的剩余劳动力,如今,村子已有八十多名出国务工的庄稼人……他乐意和大家排忧解难,聊些家里长短。人们不叫他叶仁達,只称呼他为台胞,台胞在村里不是地域人,而是慈祥与友善的长者。

  胡巷村村民叶仁達怀念本村的战友。经过多方联系,除了战死的和老死的,还剩下两位老兵,一位在台湾,另一位在美国。村民叶仁達在海峡架起桥梁,让村民见到回乡祭祖的两位老兵,原来啊!人这一辈子最顽固不化的,居然是乡音乡韵。

  村民叶仁達每年要去台湾两趟,路途遥远还需中转香港。两岸关系暖和后就一年一趟,进一步友好后就两年一趟……2005年,村民叶仁達敛棺入土,在胡巷村的后山头归了根,可惜没等到两岸三通的空中直航,这时去台湾,就是烧一顿便饭的功夫。

  但我们听到台胞这个称呼的时候,当即想起后山头的村民叶仁達在山下的日常。(作者:胡贤同)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