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2018  >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  >   优秀征文

一位基层退休对台工作者的点滴回忆

2019年01月18日 15:09:1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无意间,我在网上看到了纪念《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的征文启事后,作为曾经参与对台工作的一份子,我久久不能平静。这篇征文勾起了我尘封多年的回忆。十八年前,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的岗位。回想起从事对台工作的经历,那些人和事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承载着一位基层老工作者对台工作的点滴印记。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布后,党中央、国务院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对台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从之前的武力解放台湾到之后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上转变。在大陆这样亲和、友善的对台方针和政策变革的影响下,台湾当局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限制。一时间,旅台同胞纷纷回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我工作的地方——江西省武宁县是大陆去台人员较多的县之一,回乡探亲和找寻亲人的台胞是络绎不绝的。我们尽心尽责地接待好每一位能有幸享受和等到《告台湾同胞书》政策“红利”的台胞,为盼回乡探亲的台胞消除疑虑、接送陪同,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为想回乡定居的台胞安排好生活,探病奔丧、节日慰问等,并成立台胞、台属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全面有序地做好各种对台服务的工作。

  回想起这些,使我深受触动,我具体负责的是对台联络和接待的工作,至今还记忆犹新的有这么几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发生在1992年6月,台胞陈崇凌先生刚刚办好退休,就从台湾迫不及待地飞抵南昌,可又疑虑重重,在省城南昌呆了三天迟迟不敢回家。他一是县城到罗溪老家还要走60余里山路。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二是怕家里依然住在山头上,山上缺电缺水不习惯。得知后,组织立即安排我去南昌把陈崇凌先生送到老家。他一踏上故土,眼前宽敞的柏油马路,车辆川流不息,一幢幢青砖瓦房依山傍水,穿着入时的人群来来往往,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使他开颜地笑了。车子在武宁县罗溪镇的一栋小洋楼前停下后,我告诉他:“陈先生这就是你的家”。此时的他早已按捺不住了,兴冲冲地跑进了家门,抱着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妈呀娘啊喊个不停,娘儿俩依偎在一起,泪如雨下,相互哭诉着,隔绝40多年的思亲苦。让旁观者都泣不成声。

  第二件事情的主人公是台北市国立中学张子桦先生,去台前,在家乡娶了妻生了女。夫妻恩恩爱爱,离别时妻子又有身孕在身。他俩立下了誓言,互相等待,不娶不嫁。他离开的时候,天下起了毛毛细雨,他的妻子赶了几十里泥泞的山路为他送上了一把小花油布伞。在台四十余年,他一直把伞珍藏着。在台湾当局放开探亲后,匆忙地想回家。县台办在得知此事后,即刻的安排我去接洽,我在接洽过程中,得知了他们40多年的深情承诺的事迹后,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快促成了两人的见面。想见时,他们虽已两鬓斑白,二人相拥后,在油布伞的信物印证下,这种“完璧归赵”的重逢充满了无限动容的真情。

  第三件事情的主角是数位国民党的将军,他们也先后回故乡探亲。1990年10月,黎天铎将军(原国民党国防部少将,曾任高雄市市长)、杨西翰将军(原国民党海军中将)携夫人李赣鹤女士(李烈钧将军女儿),几十年来,他们在台北虽有高官厚禄,但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他们口口声声用乡音说道:“我是武宁人!”两位将军对故乡的山山水水非常地热爱。我们了解到这些人的回乡探亲的迫切需求后,很快做出了安排,陪同他们去老家。他们一到老家,舀着清澈的溪水就喝,捧着芳香的泥土闻了又闻,吃着山竹笋,喝着什锦汤等这些土菜,他们都赞不绝口,连连点头说:“是这个味道,是这个味道,好吃!真好吃!”我一边笑,一边看,仿佛回到故乡的他们重新回到了童年一样,讲着过往的趣事,其乐融融、回味无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边写着文稿,边整理着相册,我和这些回乡台胞珍藏了近三十年的合影照片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眼角湿润了。我是多么想再陪伴他们在家乡再走一走,看一看。让他们亲眼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物是人非,但是思念家国的情感永不变。也离开对台工作十八年了,但我依然久久不能平静。

  两岸分离70年了,《告台湾同胞书》也发布了整整40年。这封打开两岸之间交往大门的“家书”一直在散发着它亲情般的光和热。40年来,两岸之间交流与来往比任何时候都密切无间,两岸同胞血溶于水的根本理念与事实得以完美彰显。40年来,全国各地对台工作战线一代又一代的工作者的努力与艰辛苍山可鉴。因此,我倍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然而,诸如李登辉、陈水扁、蔡英文之流仍然逆着大势继续搞着“台独”活动,不断蚕食着祖国大陆对台的红利,不断侵蚀着对台工作的各种辛勤的劳动成果。任何分裂中国的言行,祖国和人民是决不会答应的!(作者:徐维桂)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