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大漠脱贫路:万人沙漠腹地筑路 “穿沙精神”聚人心

2017年09月20日 09:44: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

  凝聚13万群众心血的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中国台湾网9月20日鄂尔多斯讯 (记者 李宁)上世纪90年代末,数万农牧民扛着铁锹、背着干粮汇聚于此,展开与沙的斗争。他们日夜奋战,克服资金、技术等诸多困难,终于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建成了一条打通当地经济命脉的公路,从此大漠变通途。这就是我国建设最早也是目前最长的一条“穿沙公路”,被盛赞为大漠奇迹。

  19日,参加“防治荒漠化·库布其在行动”的20余家网媒记者来到库布其沙漠腹地,探访这条凝聚万人心血的穿沙公路。

  驾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只见道路在沙漠中笔直向前延伸,路两旁的沙地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不见漫天黄沙,大漠风采却依旧可感。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有9700平方公里,横亘于杭锦旗东西,严重阻隔了沙漠腹地老百姓与外界的交流。因为没有路,这里的产妇因难产而死亡的有好几例;企业的产品运不出去,经济效益大大缩水,“很多人没见过汽车、没吃过蔬菜、水果。”杭锦旗林业局副局长蒋有则向记者介绍。

  1997年6月14日,对这里的老百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穿沙公路正式开工建设,它南起杭锦旗锡尼镇,北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横穿库布其沙漠,全长115公里。于1999年全线贯通。

  穿沙公路为何迟迟才动工?“因为库布其是被判了‘死刑’的,它被称为‘生命禁区’、‘死亡之海’,种上草、树木都不长,过去教科书上是这么定性的。”蒋有则说。

  为修筑穿沙公路,杭锦旗委、政府1993年组建治沙公司,无偿划拨8万亩沙丘,派专职人员进行沙漠生态植被建设试验。在治理了5万多亩后,当地政府看到了希望,加快了穿沙公路的修建。

  要想在沙漠腹地修路,困难可不小。风沙、高温、缺水等问题接踵而至,尤其令人恼火的是头天千心万苦修好的路基一晚上就被风沙刮平了。修路治沙必须同时进行。

  治沙需要施行大面积的人工沙障,如何调动这么多人力?当地发动了全旗万人大会战,动员农牧民、职工干部等参与建设。全旗13万群众捐资,沿线的农牧民不仅出资还要出力。

  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参与建设的农牧民吃尽了苦头。这里荒无人烟,方圆20公里几乎没有人家,没有吃处、住处,大家只能带干粮。“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环境是相当恶劣。男人都抹口红,防止嘴唇干裂。”蒋有则介绍道。“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卧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一首顺口溜,记录了修路的真实情景。

  经过三年苦战,公路两侧共实施了近5万亩沙障,完成了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设置沙障后再飞播造林,种子撒到格子里就不会被刮走。现在公路两侧的生态恢复的这么好,都是通过当年设置沙障、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的成果。”杭锦旗网信办主任刘晓荣说。

  如今这里一年也刮不了几场风,降雨量也明显增多,刘晓荣表示,“可能跟生态恢复、形成了小的气候环境有直接关系。”

  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人参与穿沙公路的建设?谈及此,蒋有则说,因为这条路对农民来说意义重大,是民心所向。

  蒋有则回忆,当年这里的农牧民以游牧为主,由于土地沙化严重,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有些连温饱都维持不了,“要想发展、富裕,必须先搞好生态,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然后发展生产,生产发展了才实现文明富裕。”115公里的路连接了10万多人,打通了几个城市,把老百姓种的东西和外界连接起来,农牧民的生活实现了很大的改观。

  路修通后,沿路企业的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一些企业被盘活了。近几年,当地政府还依托库布其沙漠的资源优势,搞起了沙漠旅游项目。当地人民的生活正因这条公路发生着改变。

  修路还把当地老百姓的精气神与齐心协力的干劲儿凝聚了起来,杭锦旗人民在修路治沙中涌现出的“不屈不挠,敢为人先,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被称之为“穿沙精神”。

  路虽修好了,“穿沙精神”却不曾被忘却。“从旗委政府到各级部门都在弘扬穿沙精神,每年都要搞一些弘扬穿沙精神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凝聚百姓。”刘晓荣说。

  “有了穿沙精神没有干不成的事情,只要想干,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蒋有则说得坚定又自豪。(完)

大漠中的脱贫仗:“穿沙精神”让大漠变通途

  蒋有则身后就是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已逐渐恢复。(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责任编辑:扶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