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遵义播州区现实版“愚公移山” 绝壁上凿渠延绵7公里

2017年04月19日 15:04:41  来源:贵阳晚报
字号:    

  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乡,一场春雨过后,山村空气清新,满目翠绿,当地村民们忙着春耕生产。

  远望去,一条镶嵌在山腰间的水渠,过绝壁,穿密林,越悬崖,下陡坡,似玉带缠山绕峰,绵延7200米后进入农田。

  这条堪称奇观的水渠,是当地一位82岁高龄的老党员黄大发以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带领乡亲数十年来修出的人工渠。这泓清泉,让平正乡草王坝的村民,改写了辈辈吃包沙饭的历史。

  山村缺水日子

  村民昼夜等水

  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距离平正乡有30多公里,四面环山。一场春雨过后,山村空气清新,满目翠绿,村民们忙着春耕。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多年前流传于原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一带的民谣,真实反映了当地村民当时的生活状况。

  由于缺水,当年的草王坝既无法种水稻,也不能发展畜牧养殖,村民终年以包谷和红苕当主食,80%的农户靠吃救济粮艰难度日。

  其实,草王坝是有一口“井”的,只不过井里流出来的是“望天水”:山顶的雨水渗入山体,再从山脚的石头缝一点点渗出,汇成一尺见方的洼地。

  “接满一挑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多小时,为了吃水,全村男女老少不分昼夜地守在‘井’口排队挑水。”当年的情景,夏时江历历在目,他说,这是草王坝村民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民主村却水源富足。如果能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就能解决饮水和灌溉难题。

  首次修渠失败

  村民信心受挫

  今年82岁的老党员黄大发,是土生土地长的草王坝人。

  1958年,23岁的黄大发被群众推举为原草王坝大队的大队长。为了能种上水稻,让村民吃上一碗米饭,黄大发决定开渠引水。

  60年代初,黄大发的想法得到了上级支持。这个最初称为民主渠的工程被赋予了一个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名称——红旗水利。

  然而,群众投工2万余人次,耗资18万余元,修了近10年的水利工程,却没等到竣工之日便夭折了。

  “原因是缺乏建材和技术,渠底的渗漏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黄大发说,修渠没成功,依旧只能吃包谷和红苕。

  “草王坝的人只能是这个命,一辈子别再想吃上白米饭!”面对挫折,有村民绝望地断言。修渠之事一度搁浅。

  1989年,担任村支书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在水利站3年多时间,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积累水利工程经验。

  有一天午饭时,一位曾经去过草王坝的区工作人员来到正在吃饭的黄大发身旁,带着讥讽的口气对他说:“黄支书,大米饭好吃呢,还是包谷沙饭好吃呀?”

  这句话令黄大发食不下咽。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家乡修成水渠,让草王坝的乡亲都能吃上白米饭。

  1991年,黄大发结束水利站的工作回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筹划重启修渠事宜。

  愚公带领村民

  再和大山较劲

  然而,当黄大发决意重修水渠时,有村民却退缩了。面对困难重重的工程和曾经受挫信心不足的村民,黄大发多次召开动员会,“我们草王坝的人,不比别人懒散,为什么别人能吃白米饭,我们就不能?难道我们要让子孙后代,继续吃包谷沙饭?”

  “我黄大发这一辈子就和这高高的灵宝山铆上了,想吃上白米饭的,跟我上!”黄大发主动交出首份集资款。

  在黄大发的感召下,全村人一夜间就凑足了1万元的集资款。当皱巴巴的钱摆在区水利站办公桌上时,所有人都被感动了。谁都知道,对一个极贫村来说,这不是钱,这是渴望!

  为支持村民修渠,当地政府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了6万元现金外加38万斤玉米,修渠工程再一次启动。黄大发担任工程指挥长,带领300余村民再一次向巍巍大山,向悬崖峭壁发起挑战。不通车,水泥等建材就靠人背马驮运上工地;没有施工机械,就用钢钎铁锤一点一点的凿……

  擦耳岩离地300米,狭窄的崖壁,山羊见了也会竖起耳朵,不敢前行。黄大发凭着惊人的勇气,带领乡亲,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硬生生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宽0.5米、长170米的水渠。

  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黄大发精打细算,能不花钱的地方从不乱花一分钱。有一次,他赤脚步行30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惨不忍睹。炸药仓库的工作人员潘本怀见状,主动接济他20元,嘱咐他一定要买双胶鞋穿上。

  盘山水渠凿成

  荒坡变成良田

  1995年春,带着零伤亡的骄人战绩,一条横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草王坝大渠终于竣工,草王坝辈辈吃包沙饭的历史由此改写。

  有了水,黄大发又带领群众进行“坡改梯”,昔日荒坡变成良田,稻田增至730亩。人们牢记黄大发的伟大功绩,亲切地把这条水渠叫做“大发渠”。

  今天的草王坝不仅通了水,通了电,一条宽阔的运煤大道也绕村而过。村民徐向阳说,他家依靠大发渠引来的水,发展肉牛养殖,每年有4万元的收入。像徐向阳这样靠养殖猪、牛、羊脱贫致富的人家越来越多。村民们建起了新房,吃包谷饭、娶不上媳妇的历史一去不返。

  2003年,当了45年草王坝村支书的黄大发终于“退休”了,不过,因对水渠有感情,他仍经常巡渠。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