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为了乡亲,他在峭壁凿出万米“天渠”

2017年04月19日 15:53:41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字号:    

  (原标题:为了乡亲,他在峭壁凿出万米“天渠”)

  原标题:绝壁凿“天渠” 壮志凌山河——记贵州遵义市老支书黄大发 

  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

  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当地人管它叫“大发渠”。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黔北深处,多为喀斯特地质。

  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在巡查水渠途中,身旁就是悬崖。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在巡查水渠途中,身旁就是悬崖。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来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走在去水渠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17年3月24日,黄大发走在去水渠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对于贫穷,黄大发比别人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几岁时,母亲就去世;父亲抽大烟,败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后撒手人寰。13岁,黄大发便成了孤儿,滚草窝,吃百家饭长大。

  对于摆脱贫困,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的决心。

  “穷就穷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1958年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那年,黄大发下了决心。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