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国网聚】那些“年”都去哪儿了?

2018年02月22日 15:12: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今年的‘年’过得真没意思~”这是在春节期间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而且这个群体中包括了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往往在这句话之后,人们就是深深的感慨并陷入对那些“年”的无线遐想和追忆。

  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每年的春节越来越无聊,内容单调不说,节日氛围也不是很浓厚,看着电视里很多地方欢度春节的热闹场景,想想自己过的春节,心里有说不出的无奈。

  那些“年”是人们大饱口福的契机

  在老一辈人口中,我听到很多关于过去甚至民国时候的一些传说与故事,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据说曾有人一辈子没见过白面,细粮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奢侈的。在穿吃少穿的年代,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依然未减,辛苦一年,年末再穷也会去添新衣,置办一些往日不舍得的稀罕吃食。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候的条件很差,所以,有很多东西只能到了过年才会有机会去做,比如糖果、零食、肉制品等,现在还记得,村民自制豆腐时冒起的热气、炸丸子、炸素鸡飘来的肉焦香以及烧红肉时锅旁那一双双渴望的“小红眼”……在我眼中,曾经的那些“年”就成了人们大饱口福的契机。

  那些“年”是人们松口气的时节

  父亲是一个爱酒之人,每年过年这段时间,父亲不是喝醉了,就是在喝酒的路上,我并不是想说父亲嗜酒如命,平时,他虽爱酒,但会控制,只是每逢过年总会放纵一把。听父亲说,曾经在农村的那些日子,是最难熬的,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黄土,辛勤的种植庄稼,所以过年就成了他们这群庄稼汉放纵的时节,而此时,在我的家乡,几乎家家备酒,村里去哪儿喝两杯都可以,很少有人劝阻,因为大家都知道,辛苦一年,他们需要放松一下。在父亲眼中,那些“年”就成了辛苦劳作一年之后松口气的时节。

  那些“年”是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祖先的怀念

  我的小外甥女“果子”今年已经四岁了,她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对啥都好奇,贴对联时,她问为什么要贴?写的是什么?焚香贴画时,她问那是谁?为啥要给他上香?放烟火时,她说为啥所有人都今天放烟火?有些爆竹很响亮,她害怕时会躲到我姐的后背,弱弱的问一句,这么吓人为啥还要放?……于是我把“年”的传说告诉了她,把财神爷、门神的故事讲给了她,在母亲的回忆下,还给“果子”普及了很多曾经很多古人流传下来的习俗,现在人们依然沿袭了一些,我们都知道那只是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祖先的怀念。其实“果子”大部分都不明白,但是,在那双清澈得大眼睛中流露出的光芒,我明白,这光怪陆离的故事和传说,让她和当初的我一样爱上了“年”。

  那些“年”,真就成了那些年?

  过年,想想心中依然有一种渴望,有一种冲动去寻找回曾经的感觉,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物质生活不好的那些“年”,有一种幸福叫少吃多香;文化水平有限的那些“年”,有一种幸福叫做敬传统,尊祖先;而人们素质提高,物质丰富的这些“年”,一切怎么都和往日几乎没有区别?每当我冲动要去过那些“年”时,不论是习惯、吃食,亦或是恢复以前的一些礼数规矩,家里人总会以嫌麻烦、图省事儿、为简单来阻止,让人心中升起深深的无奈。

  我不禁想问一句,人怎么了?那些“年”都去哪儿了?(中国台湾网网友:毛豆)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