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层工作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

2018年02月07日 14:1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段时间以来,经过各路媒体记者的深入走访和认真调研,发现在不少地方“四风”问题有所抬头,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呈现出各种新的表现形式,大致体现在文多会多、到基层调研不实、热衷于“材料包装”等问题上,迫使基层干部要么弄虚作假、掺水掺沙,要么为民办事浮于表面、空筑楼台。

  经过综合各类报道和“四风”新表现,笔者发现一个新问题:基层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当然,有人给出的答案是:为民务实清廉。这种“正确的废话”,其实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有媒体指出,当前,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又有了新的滋生“土壤”,应该说,就全局来看,当前基层工作亟需解决怎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的问题,就是既要符合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又要立足基层实际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为此,笔者建议:基层工作应遵循“三分之一”原则。不仅是内容上占总体的“三分之一”,而且是时间和精力上占总体的“三分之一”,这里的“三分之一”以月为计算周期较为合适。

  第一个“三分之一”,是办文办会、学习研究、走访调研等“务虚类”工作占总体工作的“三分之一”。“一生一世学,一生一世做”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赋予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任务,况且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但是学习的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能只学习不思考不研究,更不能不去运用实践,所以,要控制好学习时间。办文办会和走访调研都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办文办会不能变成整天都扎在“文山会海”里,缩短办文办会的时间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走访调研也需科学规划,不能因为频次过高而令基层不堪重负,调研的目的是探索经验、创新性推动工作。“务虚类”工作的时间不能超过总体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否则就难以在落实上做精、做细、做实,也不利于提高工作质效。

  第二个“三分之一”,是调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纠纷、维护地方安稳等“稳定类”工作占总体工作的“三分之一”。这些工作关系社会稳定和谐、长持久安以及党和政府形象,很多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化解的,而且不能一劳永逸,重复性、系统性、联动性是这类工作的共通特点,因此,既要花时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又要花精力协调有关部门联动解决。如果工作时间过长,既会给一些干部提供庸懒散浮拖的口实,也容易给群众造成“不作为、慢作为”的印象,所以,只能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解决“稳定类”工作问题。

  第三个“三分之一”,是为民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等“务实类”工作占总体工作的“三分之一”。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发展的成绩最终会体现在群众的幸福指数上,为群众办的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是推动发展的点点滴滴。不管是服务工作,还是产业发展,抑或是民生项目,都是与地方经济和老百姓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务实性工作,这些工作既要统筹落实、兼顾推进,也要确保高质量、高效益。

  都说基层是“千条线下面的一根针”,我认为,这根“针”要“逢”好一件“衣服”,必须在力度、密度、效度等“三个维度”上均匀平衡,如果避重就轻,必然出现厚此薄彼或者“跑风漏气”等问题。对于“三分之一”工作原则的掌控,笔者认为,除了上级党委政府应该建立总体的控制部署体系,基层也应该建立“临界点”响应机制,一个月之中,一旦发现有触犯“临界点”的可能,就立即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及时调整到正常轨道上来。(中国台湾网网友:李丁乔)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