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2018  >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征文活动  >   优秀征文

相逢一笑泯恩仇

2019年01月23日 10:16:5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父亲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已的一生竟然同台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发生时,父亲刚上军校。军校毕业后被分到了福建的高炮连,也参加了炮轰金门。先是实弹,再是宣传弹。对金门实行单日打双日不打之后,父亲每年固定的开炮次数是180次,18年3240次,平均每次以5发计算,18年中父亲打了16200发炮弹。我方打炮,对方也打炮,炮弹不时在我们身边爆炸。为了防止对方的炮火,不打炮的时间父亲就挖战壕,光膀子,只穿一条裤衩,挖累了,倒地就睡,睡一会儿起来再挖,人都成了泥人土人。热时一身汗水,冷时一身泥水,白天晚上大都生活在阴冷潮湿的坑道中。父亲念念不忘道:“有一次半夜,突然一发炮弹打过来,落在我旁边不远,还好有一块石头挡着。”有战争就有牺牲,父亲亲眼看到一个战友就牺牲在炮旁。解放军对金门单打双不打的宣示性炮击,持续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是在用战争的方式进行和平的忠告。

  父亲从一名炮手就成了一名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时间相巧合。因是半路出家,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业务水平,父亲吃了很多苦。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每天都是很晚回来的,甚至很多天都看不到父亲那熟悉的身影。这时我便会缠着问母亲:“爸爸怎么老也不回家呀?”母亲便会放下手中的家务,把我抱在怀里说:“你爸刚换了一个岗位,就象你们学新的知识一样,爸爸要复习功课。怎么想爸爸了?”“是啊!”我应了一声。就是凭着一股钻劲,父亲的文笔慢慢地在全军小有名气,最让父亲引以自豪的是,父亲的一篇对台文章被上级单位以内参形式转发军级单位。

  百万大裁军父亲转业回到了地方,成为家乡的对台办主任。家乡是有名的侨乡,为了摸清侨情,上任伊始,父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全市32个乡全面铺开侨情普查,这次普查刚好是大伏天开始。一个月后,普查出海内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6230人,家乡第一次有了侨情的准确数字。代价是父亲晒黑了一圈。工作之余,父亲主动深入台资台属企业和广大台商台属当中,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台商台属的生产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父亲撰写的《台商来大陆最爱带的物品是什么?》调研文章,被中央广播电台海峡之声采用。

  因工作关系父亲有机会去了一回台湾,特意去了一趟金门。当年炮战,我们将47万多发炮弹倾泻到金门的军事工事上,后来反倒孕育出金门的一份产业,用上好的炮弹钢料打造锋利的菜刀,而且返销到大陆来。父亲在金门的时候偶遇一国民党老兵,炮战发生的当天,他在金门担任宪兵地面部队。他回忆起这个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天:“1958年8月23日的下午大概五点左右的时候,向金门发炮。打的好凶,那么多的炮弹,像珠子断了线一样。哗,这个东面的,西面的,南面的,一起落下去了,把那个金门,当时我们看呢,一片烟雾,一片火海。”金门开放旅游后,菜刀成了大陆游客必买的物件,这名老兵笑称“大陆当年送去的炮弹,如今变成菜刀回到大陆”。就是因为这句话,父亲购回了金门的三件宝之一金门菜刀。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父亲每晚必看海峡两岸节目我。我知道这是父亲在继续“伏枥”,皆为他的台湾情结使然。(作者:黄磊)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