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46年,农大师生将科技基因深植曲周大地

2019-05-31 14:0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字号

  “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内,一座刻有这八个烫金大字的石碑矗立在草坪上,精简概括了中国农业大学一代代师生扎根大地、治理盐碱的历程。

  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改土治碱 造福曲周”石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197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师秉怀一颗“解民生之多艰”的初心,远赴曲周,建站治碱。从此46年来,他们以及后来的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这块黄淮海平原的土地上,描绘了一幅幅“人在纵横阡陌间、改碱滩为米粮川”的耕读画卷。

  白花花的盐碱地变了颜色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被称为黄淮海平原的“盐碱滩”,用百姓的话讲,就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改不好这块地,我们就不走了”,辛德惠、石元春、林培、毛达如、雷浣群、黄仁安、陶益寿等北京农业大学教师来到曲周,义无反顾扎进这片盐碱地,发出豪迈誓言。

  “情撒曲周无怨悔,改土治碱米粮川”。他们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的张庄村,建立“治碱实验站”,针对曲周的盐碱地实况,幕天席地,倾尽心血,潜心试验,风雨无阻,探索出盐碱治理的“农大经验”,让白花花的盐碱地变了颜色。

  曲周王庄小麦生产技术田间示范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1993年,盐碱治理研究成果“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

  46年来,从石元春、辛德惠院士的创业伊始,到李维炯、肖荧南站长的承上启下,从马永良、郝晋珉站长的接续传承,到潘志华、吴文良、江荣风站长的持续深化,县校合作在传承中拓展提升。一代又一代农大人与曲周人民一起并肩奋战、一起挥洒汗水、一起砥砺前行,谱写了一曲曲“忧患苍生,情系乡土”的动人乐章,唱响了一首首“先有实验站,后富曲周县”的大美赞歌。

  科技基因植入到曲周大地

  为了让科技效应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科技小院”,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科技服务。到如今,已增加到6家。“在科技小院,让我们懂得科学技术不是遥不可及的,可以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在科技小院内工作的中国农大研究生王晓奕说。

  中国农大研究生王晓奕介绍微喷水肥一体化系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曲周育苗产业园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中国农大师生不仅为曲周带来了实验站这一创新基地,还在曲周52万农民心中种下了“科技基因”。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曲周诞生了拥有20家子(分)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跨国集团——晨光生物公司。

  “中国农大带来的科技,让我们农民有了高收益。”提到中国农大给曲周带来的变化,当地百姓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其中,在科技小院和中国农大师生的指导帮助下,曲周县前衙村的葡萄种植发展到2000余亩,包括巨峰、黑玫瑰、8611、乒乓球等10多个品种,实现亩均纯收入8000元,仅此一项,可实现全村增收1600多万元,人均年增收万余元。

  续写校地合作新篇章

  曲周县与中国农大的合作史是曲周县巨变的发展史。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说,未来,中国农大与曲周的合作还将谱写新的篇章。

  那么,新时代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新的使命是什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与白寨乡北油村农民吕增银交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 摄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过去是治碱,现在要绿色发展,减少污染,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农大人初心不变,将继续贡献我们的知识和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如今的曲周,充分发挥了中国农大校友的优势,融入京津,招商引资,一批批专家学者相继加盟,一项项科技成果不断引进,一个个重点项目陆续实施,一张张曲周名片熠熠生辉……

  “唯有雄心多壮志,敢把合作开新篇。”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委书记李凡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曲周将继续深化与中国农大的全面合作,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层次、广领域扎根在曲周大地上,让72万亩曲周“试验田”更具活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