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新春走基层】归家之路

2019-02-05 08:1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归家的高铁。(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中国台湾网2月5日潍坊讯 (记者 张玲)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现象。“春运”现象的出现归根究底是中国人对家的眷恋。

  “人在异乡为异客”,“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从雅到俗,从小到大,作为中国人内心深处最记挂的就是家,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无论事业做多大身份有多高,谁都想衣锦还乡而不是锦衣夜行。

  作为山东人,在齐鲁大地上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虽然没有了“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禁锢,但过年回家总是一年之中无法断绝的执念。随着春节的临近,父母提醒着我,当归家了。在提前三十天就开启的抢票热潮中,小编付出了多买一站票的代价抢到了春节归家的高铁票,在吐槽越来越难抢的车票同时又庆幸着自己的小幸运。

  如果用沉静来形容临近春节的北京,那火车站、汽车站就是喧闹的繁华,从坐上去往北京南站的出租车开始,内心就开始默默的计划“年”的行程。无论在人前怎样的抱怨归家后会被父母亲朋“催婚”的不爽,提到回家总是让人雀跃。一起登上归家列车的同路人着急的找寻着自己的座位,有人牵着孩子,有人扶着父母,间或在耳边响起山东腔调的对话,让人产生一种“志同道合”的共鸣,我们要回家了。

  2018年底,济南到青岛之间的高铁正式开通,从北京到潍坊636公里的路程从最早的8.5小时到4.5小时到现在的2小时52分。上车看个电影,吃一点零食,在刚想要小憩一下的时候,家就到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跟着人群走出出站口,就是父母接站的身影,到家的一碗面是归家后最香的美味。(完)

接站口。(中国台湾网 张玲 摄)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