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大国工匠篇|鞍山劳模田印福:技术能手的励志故事

2016年09月29日 08:52:0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大国工匠篇|技术能手的励志故事 鞍山访劳模田印福

  田印福在PLC调试工作方面非常专业。图为田印福现场操作PLC控制系统实训装置。(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中国台湾网9月28日讯 (记者 李帅)他是中国三冶集团电装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在一线岗位业精于勤,独当一面。田印福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易,三年马棚里的学习生活让他的成才之路显得充满艰辛。虽然接触不多,可是从他身上,记者却能够感受到一如既往的生命热情,以及认真刻苦的孜孜以求。

  求学之路艰辛 不忘钻研科学爱好

  早年,田印福的生活环境可以用严峻来形容,据他回忆,小学时代的就学条件一直相当简陋,一二年级还有一所能够称之为房子的场地供学生们学习读书,等到三年级“房子”都不复存在,村子里临时调动资源,将可以利用的马棚腾挪出来,改造成课堂,这种“寄居”生活整整持续了三年。

  田印福家中有两位姐姐,作为弟弟的他虽然也要经历贫苦,但小时候父母姐姐时常的牵挂和关怀总在温暖着他。刚上初中的时候,他开始骑自行车上学,可是情况也没有改观多少,有时赶上下学天黑,他只能一个人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路上,颠颠簸簸中小心翼翼地注意不出什么意外。后来,他也和同学们两两结伴、三五成群的一起摸黑骑行,可就是这样,摔倒也是家常便饭。一到下雨天的时候,农村的土路泥与水混合着,一股脑儿的往车轱辘上粘,当时年少的他推也推不动、挪也挪不了,这时最后的办法往往是叫来大人,趟着泥水、把车子扛起回家。下雪天也是需要忍耐的季节,田印福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室外的严寒让他的耳朵针扎似的疼,延续下去就是渐渐失去感觉,等到回家的时候总会庆幸耳朵没冻掉,其中有一次耳朵冻起泡足足两三个月才好。

  在艰苦的环境中,田印福也在逐渐培养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说,在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小电动机,看着同学在旁边捣鼓,他心里边直痒痒,最后花三毛钱买过来。因为觉得好玩,就开始自己琢磨怎么发电,怎么带动一些东西,拿来物理书照做却不得其门。这个疑问一直保留到中学,通过学习电学方面的原理,总算弄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业余时间自学 攻关研发多项革新技术

  类似的事情在他的经历中很多,包括加入工作的起初几个年头,据他的同事自动化分公司传动室主任刘东涛说,刚入厂的时候田印福学历是中专,为了应对工作中的需要和安排,他拿出业余时间来,通过自学考上本科。在电气行业更新换代较快的行业格局下,在技术上不止能跟得上,而且能够细致、精准的解决业务问题。

  20年来,田印福先后完成高炉、热轧、炼钢、冷轧、烧结、石油、化工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国家重点攻关项目80余个,攻关研发的很多革新技术相继在鞍钢、凌钢、酒钢、本钢、通钢、中国一重等大型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现在他是同事间交口称赞的对象,领导非常信赖的技术大拿。对于这些年走过的坎坎坷坷,乃至工作中经历的大小考验,他认为,意志品质以及“珍惜”二字非常值得重视,包括珍惜青春,珍惜父母的爱。

  提到工匠精神,他认为,现在新的工匠们需要传承上一辈工作者的认真、有耐力和精益求精,在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与职业技能、创新意识相结合,如此精雕细琢才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在匠心独运中谱写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本文部分内容根据电话录音整理)

  

  田印福接受“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辽宁行记者采访。(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田印福曾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奖”、“海峡两岸创新成果展金奖”、“辽宁省十大创新成果奖”、“鞍山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40余项,荣获“辽宁省节约环保标兵”、“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好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称号,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图为田印福展示的部分荣誉。(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2014年,田印福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授予“最美辽宁工人”荣誉称号,为了弘扬田印福的精神,中国三冶集团党委发出了“远学郭明义,近学田印福”的倡议。(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