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宋清辉:打赢蓝天保卫战需打好组合拳

2017-11-22 07:4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蓝天保卫战是李克强总理于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在当时被列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蓝天保卫战的第一次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政府对治理环境污染的迫切决心以及共建生态美好家园的殷切希望,当然也反映了当前中国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根治的特殊关键时期。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好蓝天保卫战”这几个字,至今放佛仍在我们耳边回响。紧接着时间就到了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一次提到了要“打赢蓝天保卫战”。十九大报告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从“打好”到“打赢”,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见微知著,这也反映了中国当下正在全力以赴治理环境的道路上奋进,并且已经有了一定成效。“打好”更多侧重的是对治理方针策略的重视,以及如何安排步骤上的协调,但“打赢”则表明中国政府对全国人民掷地有声的承诺,要还人民以碧水蓝天。更重要的是,一字之差也反映了当下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足见攻克之艰难。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环境污染也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需要各方出击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

  首先,需要政府的执政智慧。即政府制定明确的方针政策要能够形成长效机制,并能认真履行检查监督职责。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学习下英国伦敦经验。60年前,伦敦雾霾可一点儿不比北京差多少,浓重的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根据我查到的相关资料,严重时短短几天时间,英国4000人离世,超过10万人感染呼吸道疾病,波及儿童和老人,共计死亡12000多人。此后,英国政府成立了比弗委员会,调查并制定政策,颁布清洁空气法案。此后又相继颁布了后续法案,且一个比一个严厉。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蓝天白云得以重现。

  我们要相信,只要政府充分发挥其施政智慧,蓝天保卫战就一定能赢。事实上,历史已经无数次见证了中国政府的智慧。正如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问题,经济特区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商业发展问题,那么,彻底根治大气污染一定要在国家管理体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假以时日,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其次,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当今,为了治理雾霾,许多地方直接关闭了重污染企业,这样做的好处是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马上空气质量得到好转。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例如正常的一些生态链条遭到破坏、工人失业甚至引发更大的危害社会治安现象。

  所以,如何治理重污染企业,不是各地政府“拍脑门”的一声令下,而是要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企业采取不同的针对政策,尤其是要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企业破产倒掉以后,原来职工如何安置,如何经过培训能够快速地实现二次就业等。

  更重要的是要设立奖惩措施,实现“谁污染谁买单”的宗旨,加大企业违法排污的成本,防止把企业责任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同时,要保证法律法规的彻底执行。这样不但能有效控制企业违法的行为,也能够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再者,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让民众充分意识到雾霾的危害,实际上,最近几年,公众或许已经充分认识到雾霾的可怕之处,治理雾霾重新沐浴以往蓝天白云已经成为大众的共同愿望。对于政府的治理雾霾行为,多数公众积极参与,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舆论基础,只是在此过程中,需要谨记:加大环境治理工作不能成为运动式行动,正如房地产调控需要长效机制一样,治理环境污染也同样需要长效机制。这样才能加大公众治理信心与希望,吸引更多公众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治理污染归根到底还要归结到经济转型上来。积极进行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工业在GDP的贡献比重,加大第三产业比重,并在实践中促进产业升级。这样,可以倒逼企业改进技术,积极创新,从根本上切断污染源。

  雾霾的出现已经显示了中国环境、资源、土地和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全面透支,为我们当前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而治理雾霾并不是孤立问题,需要系统化,常态化和体系化的长期努力,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席,都会造成全盘皆输。尤其是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治理雾霾影响经济发展”等声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的同时,并加以正确引导。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人们已经付出了一定劳动,投入了很多精力,但结果很可能会达不到预期值时,出现一些牢骚和不和谐的声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事情的背后都是两股甚至多股势力角力的过程。“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们不能克服眼前利益的诱惑,不能打破既得利益的制约,一旦后继乏力,自然功败垂成,已取得的成绩也会付之东流。(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台湾网特约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等书)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