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大家谈】国企改革为十九大后全面改革创造条件

2017-11-10 09:4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改革整体进展都呈现出明显加快之势。特别是对一些同质化竞争严重和产业关联性较强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通过市场化手段,采取混改、公司治理结构、合并重组等方式,经过一番专业化的资本运作,将其打造成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的优质上市资产。

  整体而言,今年上半年国企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提质”后的国有企业业绩取得显著改善,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支撑。相信今年下半年,随着国企改革政策陆续出台和落实程度的不断深入,预计国企改革将会迎来较大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混改”领域。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明确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预计接下来国企改革或仍将重点集中在这些领域,同时逐步向外铺开。且改革更注重系统性、协调性和广泛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虽然这七大行业所涉及的央企集团数量超过30家,但是混改的力度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小。看看2017年下半年国企改革大事件频发即可明白,继中国联通混改、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重组之后,国电投与华能重组呼之欲出,中铁总、中粮、中金珠宝等混改也蓄势待发。

  在相关省市国企改革方向中,混改已经成为地方国企改革的主要发力点。与此同时,2017年的混改方面又有一些新变化、新趋势:

  一是与以往相比,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再是旧瓶装新酒,而是充分照顾到国企员工的切身利益,这是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和变化。例如中国联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企业通过职工持股的方式直接变成国有企业职工的企业。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毕竟这等于放弃了坚持国有控股的基本原则,是会被扣上“倒退”的帽子的。

  二是随着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家正推出多项政策举措,预计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将是下一步改革的一个趋势。中国外资并购的市场巨大,鼓励外资参与混改,也是中国国企优化调整机制、增强活力和保值增值的现实需要。

  当前,外资进入中国的产业领域已经越来越宽泛,可以预料,将来国企混改势必会呈现出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的趋势。但是,如何确保外资准入之后,能够和中国国企、民企在同一个公平的环境内进行竞争,是一个值得研究亟需研究的课题。

  2017年被称为“国企改革落地见效的关键年”是道理的,因为国企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石油、电力、铁路、军工等领域改革均如“破竹”,但在“战略性领域”的改革还是难点。单一所有制领域垄断局面能不能被打破,是决定国企改革决定性成果的一大标志。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整体上市、产业上下游整合、同类型公司整合、优质资产注入、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等是国企改革的几个主要路径。

  就这几个路径来看,整体上市是最容易推进的,也是目前进展最快的,已经成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相对而言,对产业链一体、同业性强的中央企业进行整体改制、整体上市,不但有利于构建地方大型上市企业集团,而且还可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结构优化和当地经济增长,也是当地官员的最大政绩。这也是地方政府热衷于推动重组整合进而整体上市的重要原因,因此不难发现,当前地方国企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地政府官员。

  当前,虽然我国还没有根据宪法规定制定出可操作性的《国有企业改革法》,但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并从分类改革、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多个方面给出了改革的方向。时至今日已满2年,这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不仅是推行本轮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更是未来两年国企改革大规模铺开的“总方针”。(宋清辉,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台湾网特约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