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周忠菲:民进党执政,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动?

2016-03-01 10:3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2月29日刊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周忠菲的文章指出,民进党的两岸关系政策成为最大的观察点,民进党利用“强硬台独”衬托“柔性台独”,挑战“九二共识”,动摇前任重视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企图使两岸关系偏离和平发展轨道。蔡英文执政下的两岸关系政策,将“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动”?

  全文内容如下:

  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造福了两岸人民,也使海峡周边的地区与国家分享了两岸和平发展的红利。“习马会”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更是揭开了两岸关系新的篇章。2016年1月,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以及民进党在“立法院”获得多数席位,台湾政治进入“蔡英文时代”。随着“520”就职日期的接近,民进党仍然坚持其“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出现了诸多不确定因素。民进党的两岸关系政策成为最大的观察点。

  据台湾报纸报道,近日台湾强硬“台独”势力动作频频。一是台湾当局前领导人李登辉在发表的新书《余生》中,公开鼓吹“钓鱼岛是属于日本的领土”,重提1999年他旨在动摇两岸关系抛出的“两国论”。二是属于民进党“扁系”的“立委”高志鹏,提出一项“去孙中山化”的提案,内容是主张今后台湾公务单位、学校不再悬挂孙中山先生遗像。“台独”分裂势力抛出“弃国土论”和“弃国父论”,遭到国民党痛批,民进党却抛出模棱两可的所谓“转型正义问题的讨论”搪塞——蔡英文执政下的两岸关系政策,将“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动”?

  第一, 利用“强硬台独”衬托“柔性台独”,挑战“九二共识”。

  从去年台湾选战中民进党的表现看,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在进行外部夺权和内部争权的斗争过程中,主要趋势是“柔性台独”向“强硬台独”要求扩大自己的权限和影响力,实现政党风格的转型。因此,利用“强硬台独”衬托“柔性台独”,“强硬台独”对“柔性台独”在“拒绝‘九二共识’”上进行“掩护”,成为蔡英文领导下民进党的主要政治特征。如2015年元旦的“阿扁出狱”和“保外就医”,以及李登辉出版“新台湾主张”,民进党试图以此作为迫使大陆“两害相衡权其轻”的有效手段,彰显民进党温和派的“理性务实”,以坚持分裂路线。

  第二,动摇前任重视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

  目前离民进党正式执政台湾还有70多天。从战术上看,这70多天本是蔡英文当选后、发表520就职演说前,显示其作为政党领导人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及其熟悉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背景的关键时期。即除了“能够站在民进党的政治立场考虑问题”,也需要在前任取得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就“两岸监督条例”的设立等议题,释放灵活性,以化解台湾社会尖锐的对立,将施政重点放在百姓关心的发展两岸关系,改善台湾经济和民生等方面。这也是2000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后曾经采取的政策,如2003年陈水扁曾推行“小三通”,2004年肯定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地位。因此,今天台湾社会中出现的极端“台独”势力的异常活跃,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其抛出的“弃国土论”和“弃国父论”,不仅给台湾社会带来强烈震荡,而且预示民进党领导台湾后,有可能对前任领导人重视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进行修改这一反常动向,需要警惕。

  第三, 企图使两岸关系偏离和平发展轨道。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两岸关系的主流。即使在一些历史时段,曾经出现一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冲突,但最终的事实证明,这些短期历史现象,根本不能够阻碍两岸关系的发展。去年蔡英文访美,也曾煞费苦心向美方官员、智库人物以及国际社会多次强调她本人和她的团队与大陆“不乏沟通渠道”,暗示如果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完全有能力维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目的是传递民进党有能力“努力维持两岸现状”的信号。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即将执政的民进党何故出尔反尔,公然纵容强硬“台独”势力抛出“弃国父论”、“钓鱼岛不是中国领土”等口号,唯恐两岸不乱?其中,除了试图在政治上彻底搞垮国民党,去除担心国民党卷土重来的心头之患外,还有一点,就是民进党的目的已经从“重新夺回台湾”发展到“重新设计两岸关系模式”。民进党持有“台独党纲”,只要不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就有受到冲击的可能。民进党试图通过使两岸关系偏离和平发展的轨道,来换取美日反华势力的支持,实现其在台湾长期执政的愿望。

  民进党的如意算盘,注定要失败。这是基于两岸关系已经进入到以和平发展为主的时期,谁在台湾执政,相对已不那么重要。民进党内强硬势力与温和势力的争权夺利,是民进党内部固有的矛盾,但如果不加遏制,任其泛滥,今后将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民进党的两岸关系政策上,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那时候,不仅仅民进党温和派的领导权会动摇,整个“台独”势力亦必被两岸人民彻底唾弃。“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动”,蔡英文难道不应该在520之前,多加深思?(本文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