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陈星:正心诚意方能实现两岸心灵相通

2015-05-08 10:2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陈星7日在华广网刊载文章指出,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也是两岸在互动中寻求相互理解的过程。不可否认,两岸关系虽然已经实现了物质层面上的广泛交流,但在心灵的沟通上仍有许多路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持续推进的核心在于两岸形成心灵相通的局面,即形成对和平发展的默契,并能采取比较一致的行动共同维持和平发展的格局。两岸关系发展要物质层面实践与思想层面认识协调一致才能良性发展。

  全文内容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日上午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提出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等五项主张,为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习总书记指出的“两岸交流最重要的是心灵沟通”论述,可谓切中肯綮,指出了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两岸关系的发展既是一个物质层面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层面的认知问题。只有两者协调一致,两岸关系才能持续良性发展。这是两岸关系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长期以来,两岸关系问题上出现的波折大多与此有关。例如,立足于民生福祉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的重要宗旨和出发点,在这个问题上大陆的态度相当明确,一直将民生议题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即便在台湾当局对两岸交流不甚积极甚至刻意阻挠的情况下,仍作出了许多单方面让步。自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出现较大突破之后,大陆对台湾的让利幅度也不断扩大,许多两岸通过两会形成的协议中,都可以看到大陆立足于台湾民生福祉和促进两岸共同繁荣而进行的努力。不过从服贸协议的遭遇来看,台湾社会对两岸物质实践层面的认知与现实情况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偏差,这是影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负面因素。

  从观念的层面上说,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也是两岸在互动中寻求相互理解的过程。这个判断应该包括如下两层意涵:一是两岸要对和平发展有共识,显然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和大范围两岸交流对台湾经济繁荣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台湾必须承认这一现实,并能理解大陆为两岸关系发展做出的努力;二是两岸均要有解决两岸关系问题而不是利用两岸关系炒作牟利的共识,简单来说就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应是以民众福祉为中心,而不是以一党一派的利益为中心展开。上述两层意涵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能够持续的重要前提。类似前段时间台湾有政治人物和政治势力一面从两岸交流中获利,一面却煽动民众敌视大陆的做法,其实就是蓄意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持续推进的核心在于两岸形成心灵相通的局面,即形成对和平发展的默契,并能采取比较一致的行动共同维持和平发展的格局。不可否认,两岸关系虽然已经实现了物质层面上的广泛交流,但在心灵的沟通上仍有许多路要走。台湾部分民众和政治人物在处理两岸议题时仍秉持对抗性思维,这种口中喊着“和平”但心里却一直幻想着对抗的做法,显然无益于两岸关系良性发展。“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正向回馈才能够推动互信的建立,“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负向回馈只会不断消解互信的基础。两岸关系良性发展是由两岸民众一点一滴的心灵沟通累积而来,只有两岸民众都消除“心中的战争”,才能避免现实中的两岸关系滑入对抗的泥潭。

  实现两岸心灵相通的目标最忌个别政治人物和政治势力心存侥幸,以短期行为损害两岸互信基础。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否认“九二共识”,挑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理基础,搞“一边一国”、“一中一台”,就会损害民族、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摇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发展。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国共正式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随后开创了十年的两岸关系快速发展期,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关系才有实现和平发展的可能,是否承认“九二共识”是反映两岸双方对和平发展善意与诚意的重要外在表现。

  习总书记说,对两岸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难题,关键是要“虑善以动,动惟厥时”,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两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诚斯言也。《中庸》里将“正心”、“诚意”作为修身之本,也是修身之始。对两岸关系而言,“同胞情”、“同理心”在处理两岸关系中的作用犹如“正心、诚意”对于人之修身一样重要。这也是两岸心灵沟通的前提,更是要义所在。(陈星,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