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刘相平:台湾对“九二共识”的争议及影响述论

2015-04-29 10:0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4月25日,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协办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提交论文《交锋:台湾岛内对“九二共识”的争议及其影响述论》,摘编如下:

  毋庸置疑,“九二共识”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虽然它在2000年4月前并不叫这个名字。“九二共识”起初是开展两岸协商的必要前提,后逐渐发展成为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两岸关系中不可动摇的柱石,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又巩固了“九二共识”的地位。可以说,“九二共识”为2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已经做出而且将继续做出重要的贡献。

  2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大陆以“九二共识”为政治基础,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九二共识”已经成为大陆制订和落实对台政策的核心理念。但是,在台湾岛内,“泛蓝”阵营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都承认和坚持“九二共识”,但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等“泛绿”政党并不承认“九二共识”,他们不断质疑、否认和反对“九二共识”。蓝、绿双方围绕“九二共识”进行了相当激烈的攻防斗争,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纵观岛内关于“九二共识”的攻防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00年4月至2005年7月,即从“九二共识”概念的提出至“泛蓝”三党登陆参访,“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的发布使得“九二共识”取得初步胜利;2、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即从“和平发展五项共同愿景”的发布至“马萧配”取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国民党重新执政止;3、2008年4月至2012年1月,即从“马吴配”取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国民党继续执政止;;4、2012年2月至今。

  一、初次交锋:“九二共识”在“蓝”“绿”缠斗中取得初步胜利

  在1992年末至2000年4月间,两岸关系的发展虽然时晴时雨,波折起伏,虽然两岸“两会”1992年达成的共识这个政治基础没有被推翻,两岸关系发展的大格局并没有改变。“九二共识”面临的首次“大考”在于台湾首次“政党轮替”之后。

  2000年5月陈水扁上台后,每次谈两岸问题必称“善意”、“和平”,但是在“善意口水泛滥”之后,陈水扁的两岸政策不但没有丝毫寸进,反而在出尔反尔、反复多变中不断倒退。陈水扁刻意回避、模糊“一个中国”原则,不肯回到“九二共识”。他一会儿说“一个中国不是前提,一个中国是议题”,一会儿说“一个中国是未来的”;对于“九二共识”,陈水扁先是矢口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诡称两岸“两会”1992年没有共识,声称“如果说要有‘共识’,那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所谓‘AGREE TO DISAGREE’”。 然后宣称要“本诸九二年的精神,共同来建立两岸的良性互动”。而所谓“九二年的精神”,是指“对话、交流及搁置争议”。 陈水扁企图用“九二过程或精神”、“九二香港会谈”等名词取代“九二共识”,以达到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目的。

  平心而论,陈水扁也曾有承认“九二共识”的念头。2000年6月27日,陈水扁会见美国亚洲基金会人士时,首度对国民党执政时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会谈共识表达“萧规曹随”的立场。不过,陈水扁的说法,28日晚即遭到时任台“陆委会主委”蔡英文的否决,其中过程,令人匪夷所思。

  此后,陈水扁在多个场合再三声称:根本没有“九二共识”。他不能接受所谓“九二共识”,“接受‘九二共识’就是亡国”。在陈水扁的唆使下,其下属官员在不同阶段、在不同场合否认“九二共识”。比如,时任台“陆委会”副主委的陈明通多次否认有“九二共识”,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没有所谓‘九二共识’”。

  面对陈水扁等人否认“九二共识”的言行,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组成的“泛蓝”阵营予以了坚决的反击,有力地坚持和维护了“九二共识”。其中,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是最积极者。2000年10月18日,连战安排前“陆委会副主委”高孔廉在国民党中常会详述1992年两会协商和文件往来,证实确有“九二年共识”存在。随后,连战发表讲话,批评陈水扁所谓的“九二精神”,呼吁执政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的良性协商对话。

  据大陆学者不完全统计,仅仅在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的一年间,连战呼吁陈水扁当局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两岸良性协商对话的讲话达13次之多。 仅仅在2001年1月,连战就先后多次发表相关讲话,如在中国国民党举办元旦庆祝大会上,连战提出“希望两岸都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对话协商,共同把21世纪创造建设为属于全体中国人自由、民主、繁荣、进步的世纪”。 1月14日,连战又表示,国民党的新世纪两岸愿景是“内去统独、外造和解、两岸共荣、迎向世界”,强调“分裂的房子不能久立”,两岸关系的发展须自感性上“同情的理解”和理性上的“重回九二共识”入手。

  在连战的带动下,中国国民党人如萧万长、辜振甫、吴伯雄、马英九、苏起、高孔廉、张荣恭、郑安国等纷纷响应,积极维护“九二共识”。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披露,1998年,时任台“行政院长”的萧万长,就曾归纳出1992年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简称就是“九二共识”。 2001年5月11日,萧万长在与钱其琛副总理会见时表示,“九二共识”是海基会与海协达成的共识,双方诚实遵守“两会”签署的协议至为重要,两岸谈判在哪里中断,就应从哪里接续。 2001年3月1日,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记者会上表示,“两岸要打破僵局,必须回归海基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所达成的共识”。 3月4日,辜振甫表示,他所认知的“九二共识”即“一个中国,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示”。

  2000年后,针对陈水扁及台独分子对“九二共识”的质疑和否定,马英九多次明确指出,九二共识的确存在,不是哪个人凭空捏造的。他还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九二共识”形成的过程和事实予以证实,因为他当时是“陆委会特任副主委,全程是他督导的业务”,“身为参与缔造者之一,当然可以证实。” 他说,“民进党可以不赞成九二共识的内容,但不能否认历史上有九二共识存在”。

  2001年11月6日,“陆委会”前任主委苏起、副主委高孔廉及郑安国召开记者会强调,“一九九二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确实曾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过共识,承认或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是政治问题而非法律或学术问题。推翻‘九二共识’就等于推翻两岸和解的基础”。

  亲民党和新党也积极加入到维护和倡导“九二共识”的行列。2000年11月27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强调,两岸关系应回到“九二共识”的“一中”架构,和平解决问题。2001年2月15日,宋楚瑜会见来访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斯坦利?罗斯等人时强调,若不能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难有进展。 3月19日,亲民党“立法院”党团发表“现阶段大陆政策主张”,呼吁台湾当局回归两岸两会九二年关于“一个中国”的共识。 2001年11月7日,宋楚瑜再次呼吁陈水扁当局“依循‘九二共识’,重启两岸协商机制!”

  在2001年召开的台湾“经发会”上,“九二共识”成为“蓝”“绿”交锋的焦点。8月19日,新党籍“立法委员”赖士葆表示,“新党出席‘经发会’的代表将在会议中正式提出回归‘九二共识’,把‘九二共识’纳入‘经发会共识’中”。 8月26日,在台“经发会”“两岸议题”会场,“九二共识”成为多数发言谘委的关切焦点。多位“在野党”谘委要求回归九二年共识。新党籍的费鸿泰正式提案要求将“回归九二共识及一中各表做为两岸协商基础”列入共识文字。国民党籍的“立法院”副院长饶颖奇“以表达立场方式,要求回归九二年共识”。 虽然,这些泛蓝人士的努力,被陈水扁当局以技术手段成功阻挠,但由此可见,“九二共识”在台湾已经成为了“泛蓝”政党的普遍共识。

  这一阶段,由于陈水扁及民进党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抛出“一边一国”论,推动“公投”,以“切香肠”的方式推动“法理台独”,导致两岸关系波谲云诡,动荡不安。

  如果说2005年前“蓝”“绿”双方在“九二共识”问题上还不分轩轾、胜负不明的话,2005年后,“蓝”营或者说倡导和维护“九二共识”的一方明显占据上风。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来大陆参观访问。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会见,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新闻公报。在新闻公报“共同体认”部分,开宗明义地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2005年5月5日至13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正式访问大陆。5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宋楚瑜举行正式会谈,并发表了“新闻公报”,明确提出:“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在两岸各自表明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两岸一中’)的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平等协商谈判,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务实解决两岸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

  两个“新闻公报”的发表,不仅表明了大陆与台湾“泛蓝”政党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恳态度,而且也在正式文件确认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05年7月,马英九接任国民党主席后,即主导将“九二共识”列入国民党“党纲”。而在随后的“任务型国代”选举中,泛蓝政党都获得了佳绩。

  至此,在“蓝”“绿”缠斗中,“九二共识”取得了初步胜利,主要表现在:1、“九二共识”成为台湾岛内“泛蓝”阵营的普遍共识;2、通过“蓝”“绿”阵营的攻防斗争,确立了“九二共识”存在的客观事实;3、陈水扁及民进党人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但“事实胜于雄辩”,陈水扁及民进党人一味地“硬拗”,使得其民意基础逐渐下坠;4、2005年,“泛蓝”政党领袖先后率团来大陆参访,“九二共识”被写进中国共产党与“泛蓝”政党的“新闻公报”中,确立了“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前,海峡两岸具有中华民族情感、接受“一个中国”框架的政党,为维护“九二共识”各自为战,这种局面自此得到改变。中国共产党及岛内“泛蓝”政党从此在维护“九二共识”声气相通,遥相呼应,开始占据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高点,主导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