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张文生: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

2014-02-21 09:1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华广网20日刊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张文生的评论文章指出,讲话强调了两岸人民血缘、历史、文化、认同的同一性,对于两岸分歧和差异展现了宽阔的胸怀,表达了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勾勒了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全文内容如下: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两岸关系发表了重要讲话,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是新时期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习近平的讲话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对现场80多位台湾各界人士的讲话,是“同大家谈谈心”,因此,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是对广大台湾同胞的真情流露。

  第一,强调了两岸人民血缘、历史、文化、认同的同一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在回顾台湾历史的基础之上,对台湾同胞特殊的历史遭遇、历史悲情、历史伤痛,表达了感同身受的深切体会。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始终心心相印、守望相助”,“广大台湾同胞都是我们的骨肉天亲”,“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我们有志一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一家亲”的重要性,两岸人民血脉相连、同文同宗,50年的殖民历史没有改变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第二,对于两岸分歧和差异展现了宽阔的胸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两岸人民相同的血脉、精神、历史、文化、民族、国家,反映了两岸人民“求同”的愿望,但是对于两岸的差异,习近平的讲话也体现出了“存异”、“化异”的精神。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社会环境,有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也与大陆不同。对于这些差异,我们都表示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政策与主张,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务实态度的表现。对于这些差异如何化解,同样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展现了宽阔的胸怀,“一时不易解决,这也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解决”,“我们有耐心,更有信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第三,表达了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2005年,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共同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习近平的高度评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顺应了世界潮流,符合两岸民意,契合发展大局。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事实证明,这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新一代的领导人重申了“排除一切干扰,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坚定决心,希望更多台湾同胞共同参与,希望更多台湾民众享有和平红利。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防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发生逆转,其关键则是“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习近平以形象的“两岸关系之锚”形容这个共同基础,有了这个安定之锚,才能应对任何风浪。

  第四,勾勒了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的美好前景。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追求,都希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两岸人民共同的梦想,也是“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两岸人民共同努力来实现。“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只要海峡两岸携手同心,追求共同的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完全有机会美梦成真。在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重申了“三个有利于”的庄严承诺,“只要是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办好”。(张文生,作者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长)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