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推动新闻交流奋起直追是两岸共同的责任

时间:2013-10-31 08:29   来源:中国台湾网

  新闻是舆论先导,新闻交流曾经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扮演着破冰领航的角色,承载着沟通两岸民众的桥梁功能;但近几年,两岸新闻交流却与双方其他领域的交流速度相比明显滞后。10月中旬,由海峡两岸数百名主流媒体高层共同参与的“海峡媒体井冈山峰会”发布了“共同建议书”,倡议两岸“努力传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合力打造两岸新媒体交流合作平台、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两岸如何在当前和平发展进程步入“深水区”之际,摒除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做法,与时俱进的开创新闻交流的新局面,成为两岸共同的重责大任。

  曾经“引航员”,如今“慢半拍”

  新闻交流能够拉近两岸民众之间的距离,进而表达两岸善意、营造两岸和解气氛,历来在两岸交流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早在1987年两岸交流大门尚未打开之时,台湾《自立晚报》的两名记者就冲破台当局禁令绕道日本到祖国大陆采访,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当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发表谈话,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两岸新闻交流的大门自此开启。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锋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处理情况,成为40年来第一次赴台采访的大陆记者。1992年9月,18名大陆记者组团赴台采访,正式开启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1994年,大陆同意台湾媒体在大陆驻点采访。2000年11月,迫于两岸新闻界的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宣布开放4家大陆媒体记者赴台驻点采访,3个月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陈斌华赴台驻点采访,成为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但在2005年4月,陈水扁主政的台当局粗暴、无理地停止了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在台驻点采访,直到2008年国民党上台才给予恢复。

  借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东风,近年来两岸新闻交流活动继续保持热络,合作领域与形式、内容都逐渐深入,为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合作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毋庸讳言,相较于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迅猛势头,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明显跟不上“节奏”,犹行龟步,特别是两岸媒体多年来引颈期盼的互设办事机构,至今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台湾民众对大陆和两岸关系的新闻需求量逐年增加,台湾媒体采访报道的主观意愿也明显增强,他们纷纷扩大大陆和两岸新闻的版面、增加节目时段,凡关乎两岸发展的大事都受到台湾媒体高度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些报道使台湾民众得以直接了解大陆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和惠民举措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不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了有利舆论环境,也让两岸新闻交流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