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朱穗怡:非洲“钉子户”还能撑多久

2018年09月04日 16:35:00来源:中国台湾网

  香港《大公报》9月4日发表朱穗怡的评论文章指出,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两天隆重举行。这是我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

  非洲54个国家,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53个国家全部出席,只剩下唯一一个与中国没有建交的斯威士兰无缘参加。它错过的不仅是这场中非盛会,更是非洲整体的发展机遇。它选择继续与台湾地区保持所谓“邦交”,无异于选择了被孤立和被边缘化。

  中非合作只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广泛,成果越来越丰硕,前景越来越光明。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由此看来,斯威士兰怎可能看着其他非洲国家享受中非合作成果而无动于衷呢?台当局这段时间为保持与斯国的关系而绞尽脑汁,但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

  中非合作论坛始于2000年。在这18年来,中非合作论坛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参与的非洲国家从最初的45个增至现今的53个。而增加的8个非洲国家中有7个都曾是台湾地区的“邦交国”,在与台“断交”后,与中国大陆建交,并加入中非大家庭。台湾方面向来指控“大陆方面搞金钱外交”,也有一些西方媒体称“中国搞新殖民主义”。这些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非洲人民遭受过5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最清楚什么是殖民主义。

  多年来中非关系快速发展、合作持续深化,关键在于中国始终追求双方的平等关系。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同非洲全方位对接。中国对非投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内政,不提强人所难的要求,注重分享发展经验,支持非洲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中非合作找准基础设施不足等制约非洲发展的要害,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搞花架子。正是这种平等互利、共创双赢的务实态度使中国在非洲为人称誉。

  非洲其他国家在中非合作中迅速发展,斯威士兰难道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追赶?而且,外贸在斯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年5月与台“断交”、与中国大陆建交的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早前就获得97%税目产品输华零关税。倘若斯威士兰与中国大陆建交,势必有助于其经济发展。

  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尤其在非洲,中非传统友好合作根基深厚,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商机无限。斯威士兰为了一个台湾而自绝于中非大家庭,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发展机遇,值得吗?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