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嘴撕裂台湾 岛内媒体助长反智的民粹

2018年03月05日 09:53: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国时报》5日发表社论指出,2月28日当天台湾一场慈湖泼漆事件,让台湾努力数十年的族群和解几乎摧毁殆尽;一场军人“年金改革”抗争的意外,不仅升高社会对立,更让“年改”的推动时程出现变数。令人遗憾的不仅是相关议题失焦,看看电视名嘴对泼漆现行犯的赞扬、对抗争重伤者的揶揄、社群媒体的加料渲染,分裂的台湾恐怕难以弥合!

  社论指出,台当局执政高层面对社会冲突事件却不发一语,连应酬式的话语都不愿说。一个老把谦卑、沟通、对话挂在嘴上的蔡当局府,怎么弄到这般局面?“二二八事件”的和解从李登辉开始到今天,20多年了,难道是要重新再撕裂吗?年金制度究竟该不该改?当然该改,但改革前应让不同世代间能够彼此将心比心取得谅解,这种族群与世代的和解与对话,本就是主政者无从回避的责任,而当下台湾最不幸的是,这些议题的话语权全给媒体名嘴所垄断!

  今天台湾诸多议题争议,从年金改革、“一例一休”、日本核食品进口、重启核电、美猪进口等议题,没有一桩是简单的是非题,全都是利弊取舍的选择题,没有一个议题拥有“完美方案”,每一个选择都附带着“代价”。正好像选择核电还是火力发电,就必须在“核灾恐惧”与“空污恐惧”之间做选择,乃至在“核废料”与“碳排放”之间做取舍一样,这样的选择本来就不容易,如果再扯上利益分配与政党立场,就更难处理了。这本就是当代全球所有国家主政者的功课,也是展现领导人政治智慧的关键,只是当下的台湾,几乎所有议题全都被激化为二元对立的对抗。

  社论又指出,议题走上“二元对抗”,就很难有理性的思辨空间,全凭电视名嘴煽动“激情指数”、“立法院”强势表决与街头“浴血抗争”定高下,“改革”就成为“斗争”,良法美意成了倒行逆施,当年马英九为此灰头土脸,如今的蔡英文不仅全套复制,甚至处境还更为惨烈,连春节发红包都宛如大军压境,层层保护怕出意外,何以致此?因素当然很多,除了台湾朝野政党难辞其咎外,在这里必须坦然指出台湾的媒体,特别是媒体名嘴,必须承担很大的责任。

  社论表示,只有媒体才能在政党之外,跳开特定立场的系绊,为政策方案的取向提供讨论的空间,不幸的是,在当下台湾的媒体,不仅没有扮演好这个功能,反而成了扩大分歧、激化对立的平台,几乎所有公共议题经过媒体乃至名嘴的加工渲染,都成了“非黑即白”的是非题,成了“非蓝即绿”的选边站,没有如何让政策规划更合理的讨论,只有“你究竟站哪一边”的表态,最终媒体成了社会对立激化的助燃剂。

  当然,这种现象不是今天才出现,它已存在台湾十数年,成为政治社会生态的一部分,论者的反省不是没有,但从来没有真正改善过,甚至是愈演愈烈。真正可怕的是,它在今天的台湾已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漩涡,任何争议性的议题出现,甚至政党标签尚未明显之际,媒体名嘴就已经先划开了战线,以事先挑选过的片面资讯与观点,搭配动机论与阴谋论的渲染,以近乎戏剧性的夸张修辞,形成蓝绿各异的论述,经过时间的推移,再逐渐形成蓝绿两组收视族群,然后再为满足这两组族群的需求,持续复制这种对立。讲直白一些,如果蓝绿政客是台湾乱源之一,这批立场先行的名嘴们,又何尝不是乱源呢?

  社论又表示,细数台湾当前所陷入的诸般危机,媒体名嘴所享有的超比例话语权绝对是重要的一环,他们状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所有政策内容,实际上只是照着脚本念经,而所有议题经过他们“过度批判”的渲染,就完全丧失了回旋的空间,反倒是所有持平的学者专家全都被边缘化,名嘴因而占据了论述的中心,人们宁信名嘴不信专家学者,影响所及,所有争议性的公共议题无一不走向激化的对抗,而最可怕的是,这种反智的民粹趋势正在一步步侵蚀台湾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