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同胞在湖北宜城品尝美食文化的故事:文化的认同

时间:2016-10-18 13: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因为湖北宜城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殉国地的缘故,改革开放后,不断有台湾同胞组团或举家慕名来到宜城,在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殉国处纪念园的同时,也对宜城的美食文化产生了同根同族的自然认同感。这种认同表现在餐桌上宾主之间的谈笑,来源于宜城丰富的美食文化,而这些历史文化正在被两岸民众演绎成一个个精彩的现代故事。

  故事之一:“盘鳝”应该这样吃

  台湾的江先生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今年七月,江先生带两名助手到宜城考察投资项目,受到了宜城市台办的热情接待。席前,宾主的交谈自然涉及到了张自忠、楚国和宋玉。因为江先生在这之前已通过媒体或同乡对宜城有过大致的了解,他知道宜城是张自忠将军的殉国地,是楚国故都和宋玉故里,也知道宜城建有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殉国处纪念园,对楚国先进的丝织刺绣、青铜冶炼,以及宋玉的文学贡献也都略知二三。

  席间,江先生和助手自然被热情的主人安排于上席就坐。服务生端上火锅,再点燃炉火,宾主双双的话题也就转入了宜城的待客之道和美食文化。对于宜城待客和用火给主菜加热的方式,江先生并没感到和台湾有多大差别,但接下来的一道菜却引起了江先生和两名助手的极大兴趣。主人介绍说:这是宜城的一道特色小吃,叫盘鳝,相传其做法源自楚国。据《宜城市志》记载:某天中午,楚庄王巡访到一个名叫甄三的家里,这让甄三夫妇既高兴,也为拿什么招待大王而犯愁。情急之下,甄三老婆误将小半桶活的小豇豆鳝鱼倒进了滚烫的热水锅里。甄三见状,干脆错打错处来,他快速从热水中捞起鳝鱼、洗去粘液、倒入油锅,再加入辣椒、八角、花椒和葱姜蒜等爆炒。不料,歪打正着,条条小鳝曲卷叠盘如龙,油黄鲜酥如葱,其颜色、形状和味道都得到了庄王的大加赞赏,并赐名为“盘龙鳝”。但不知是在哪朝哪代,是哪个皇帝忌讳“盘龙鳝”的“龙”字,便一道圣旨把“盘龙鳝”改成了“盘鳝”,且一直传到现在。

  厚重的历史文化即刻将江先生带入了鼎盛时期的楚国,他即兴夹起一根盘鳝风趣地对宾主们说:“庄王问鼎中原,我们问鳝宜城如何?”但就在江先生欲将盘鳝放入口中品尝时却被主人立马叫停。“盘鳝应该这样吃”,主人边做示范边介绍说,“筷子夹住头,用牙咬断骨;从上往下拽,内脏已不在;肉带骨头嚼,……”还不等主人说完,江先生风趣地补上一句“庄王也叫绝”。又一阵大笑之后,江先生及两个助手口中念念有词,逐个动作地完成对盘鳝的分解和品尝,虽然动作不及主人那么娴熟,但都有信心学会并向台湾老乡推广这道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小吃。

  席后,江先生及助手一边缓步离开餐厅,一边还认真地重复着吃盘鳝的四句诀,记得是那样的认真,笑得是那样的开心。

  故事之二:“烧乳鸽”的发明人是宋玉

  去年的金秋十月,台湾高校专家学者参访团慕名到宜城观光考察,其目的除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将军殉国处纪念园外,主要是对楚文化和宋玉进行实地探究,因为宜城是楚国故都和宋玉故里,这是到访的台湾专家学者们都事先做了功课的。

  台湾专家学者的到访,自然有当地相关人员的相伴,宾主围绕楚国建都迁都、青铜冶炼、丝织刺绣和宋玉的文学贡献等,谈得是那样的投机和投缘。中午饭前好不容易才有了片刻休息,但随着服务生端上桌的一道菜立马又把大伙的思维聚焦到了宋玉。这道菜看色泽,油黄发亮;听声音,还有油炸的啪啪响声;夹一块放入口中,还真有肉质细嫩、余香无穷的味道。服务生介绍说:这道菜是宜城名菜,叫烧乳鸽,它的发明人是楚国辞赋大家宋玉。说者轻松,听者惊讶:一盘菜能和几千年前的赋体文学开山鼻祖宋玉扯上关系吗?当年,宋玉就出生在我们现在的位置往南1.5公里处的腊树园村,同桌的“宜城市宋玉研究会”的一名老者解释说,据《宜城市志》记载,宋玉发明这道菜纯属偶然。某天,宋家贵客光临,宋母差宋玉到鸽笼抓鸽,年幼的宋玉没能抓到成年鸽子,而是把抓到的几只乳鸽交给了宋母。宋母无奈,只好按儿子的说法把乳鸽收拾干净,再加佐料用油红烧。就这样,一道楚地名菜诞生了,并且一直传到了现在。

  品尝宋玉菜,何不再用宋玉赋来助酒兴?一位学者索性举起酒杯,边晃动边念起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还没等这位学者念完,大家你一句,他一句,不一会儿,一篇完整的赋体文学便跃然桌上。随后的话题自然就谈到了宋玉的其它作品、人生和结局,就在宾主边饮酒边填词的不经意间,一首《满庭芳?腊树园①情思》竟然一气呵成:“东墙②凭栏,婆沙柳伴,邻家屈宋③把酒。倚天剑④高,难揽嫦娥袖。虽有讽谏之妙,笔婉转,付与悲秋⑤。舌如簧,毳末蔑小⑥,巫山梦⑦不久。流放,下扬州,落叶归根,褒贬未有。纵辞赋鼻祖,不改种收。屈如弦宋似弓⑧,终落得,空手西游。岁月悠,苍天有泪,孤坟⑨竞风流”。

  故事之三:伍子胥与“干炸仔鸡”

  今年七月,台湾村(里)长参访团到宜城参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和殉国处纪念园时,除对纪念馆和纪念园的规模感到惊讶外,再就是在饭桌上对宜城的一道名菜来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这道菜名叫“干炸仔鸡”,在宜城传承也快有三千年的历史了,给它命名的人是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伍子胥。当地人向台湾客人介绍说,《宜城市志》对这道菜的来历是这样记述的:春秋时期,伍子胥父亲和哥哥遭人诬陷被楚平王杀害。外游才归的伍子胥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渡江东逃至流水镇南的一个渡口时,遇到一名正在江边洗衣服的浣纱女。浣纱女在得知伍子胥的情况后,立即宰杀了仅有的一只小笋鸡,并有悖常理地加入干辣椒、生姜等佐料和少许花生米一起干炸,一会屋内香味扑鼻。急于逃命的伍子胥来不及品尝,包起滚烫的仔鸡欲逃时一再叮嘱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浣纱女为表忠心,抱石投江自尽,伍子胥对江跪地三拜后逃到了吴国,并受到重用。后来,伍子胥率吴军大败楚军,先是花重金在浣纱女投江的地方建铁汁坟,再叫士兵以当年浣纱女的做法炸仔鸡。果然,用这种方法干炸的仔鸡观之金黄油亮;食之酥脆爽香。当士兵们问及这道菜叫啥名时,伍子胥愧疚地说:此菜为我而做,浣纱女也为我而死,纵然油炸我伍子胥也不能赎我心头之愧,以后这个地方就叫浣纱嘴,此菜名就叫“干炸子胥鸡”。后来,人们为了说得顺口,就把“干炸子胥鸡”说成了“干炸仔鸡”。

  那我们现在能看到浣纱嘴、铁汁坟吗?能看到与伍子胥有关的拖锹沟和鞭尸台吗?面对台湾客人一连串的提问,主人继续介绍说:浣纱嘴就在本地流水镇境内的汉江左岸,但直到现在还没人真正见到过铁汁坟;拖锹沟即秦灭楚的白起渠,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百里长渠,鞭尸台是伍子胥鞭打楚平王尸体的地方,都在本地的郑集镇境内留有遗迹。听完主人的介绍,台湾客人们几乎同时把目光投向他们的领队,领队也似乎更理解大伙的好奇心,但不得不用《日程安排表》在大家面前晃了晃,惋惜地说:这次不行,下次一定!

  并非尾声 故事说到这,不由得让我再次想起了台湾台北市的余大凯老先生,他已经6次回宜城郑集镇的璞河社区探亲,也6次把家乡的莲藕带回台湾与朋友分享。是的,大陆与台湾仅隔一湾浅浅的海滩,我在这头,你在那头,但一旦相聚就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叙不完的乡愁,这也许就是余大凯老先生所理解的“藕断丝连”吧!(宜城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申永江)

注释: ①、腊树园:位于宜城鄢城办事处腊树村,园内有宋玉宅和宋玉墓

  ②、东墙: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邻居家的女子,《赋》中叫“东家之子”,后被文人演绎叫“宋玉东墙”

  ③、屈宋:刘勰《文心雕龙》首次将屈原和宋玉并称屈宋

  ④、倚天剑:见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⑤、悲秋: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⑥、毳末蔑小:见宋玉《小言赋》“纤于毳末之微蔑,陋于茸毛之方生”

  ⑦、巫山梦:见宋玉《高唐赋》

  ⑧、弦、弓:两种不同的进谏方式,弦为直谏,弓为曲谏

  ⑨、孤坟:指腊树园里的宋玉墓

分享到:
编辑:李瑞艳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