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坛 | 博客
官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论坛 | 最新播报 | 视频·直播 | 重要发布 | 重要讲话 | 人物访谈 | 嘉宾风采 | 论坛花絮 | 评论反应
中国台湾网专稿 | 主题论坛 | 论坛城市 | 现场图片 | 背景资料 | 关注海西 | 闽台交流 | BBS | VIP | 第三届 第二届 第一届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图片

化身“特色庙会” 台湾观光夜市跨海“抢生意”

时间:2012-06-20 11:20   来源:海峡导报

  台湾特色庙会正如火如荼举行!比起去年的“种实验田”,今年可谓熟门熟路、重装上阵。一年生两年熟,除了奉献“舌尖上的台湾”供大家领略品味外,台式夜市也逐渐展现出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引人探究。可以说,台湾特色庙会办到第二届,这场活动的内涵已经从民俗文化的展示向商业模式借鉴延伸。从昔日占道经营、污糟脏乱的“城市毒瘤”,到如今享誉海内外的“观光夜市”,堪称“马路商圈”的台湾夜市一路走来,其行销之道颇值得玩味借鉴。

  夜市宝岛地图上的“夜明珠”

  若要证明台湾夜市的魅力,从厦门市民熟悉的人和路说起想必会更有说服力。曾一度被小摊小贩占领、逢年过节就要进行整改的人和路,其定位从麻辣烧烤一条街到闽台特色商品一条街,一路磕磕绊绊。直到去年9月份,那些在特色庙会中大放异彩的台湾夜市小吃正式在这里常态化,才让人和路重现繁华。导报记者从基隆市驻厦旅游经贸文化办事处了解到,台湾小吃街去年9月营业至今,月均营业额可达570多万元人民币,仍呈上升趋势。

  如果说人和路只是台湾夜市的商业模式在厦门的一条“试验街”,那么它在台湾,则是“遍地开花”,成为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动机”。台湾旅游部门每年做调查,有一年台北士林夜市的人气居然超过了台北故宫。

  在台湾,夜市是生活也是经济,它早已成为销售链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制造业倚重的市场观察站,更是众多普通百姓跌倒后再出发的起点。你经营失败、过不下去了,没关系,支起一个小摊子,从夜市出发,说不定就能养家糊口、东山再起。

  创意一切从那首《烧肉粽》说起

  明明不是什么稀有的食材,偏偏能做出这么多的花样。要讨论台湾人运用在小吃上的创意,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若要追溯根源,大抵还是被“逼出来”的。早期台湾百废待兴,公共建筑也乏善可陈,凡能创造生活收入的经营模式都零散地走上街头,挑担或推独轮车卖小吃,是他们普遍的谋生方式。那首传唱一时的闽南语歌曲《烧肉粽》,描绘的就是这个群体的辛苦,而这也是台湾夜市最初的雏形。

  那时候,本省人卖肉羹汤、蚵仔煎等,外省人卖水饺、臭豆腐等。贫穷的压力让台湾人的主动性与研发性增强了,以至于不断将原有的烹饪技术结合当地特有的食材和口味做了诸多的改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这两年在台湾特色庙会上看到的五花八门的景象。他们的发家史,和食物的美味一样让人们津津乐道。拿这次来厦门参加庙会的台南周氏虾卷来说,就创造于一位“总铺师”之手,距今有近50年历史。若有兴趣,游客们大可以去每个摊位上问一问,说不定听过一条街,比读了一本小说更精彩。

  商业传统味道的现代经营

  “夜市”这种商业形态能在台湾发展壮大乃至遍地开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夜市经营者的现代行销思维。可以说,用现代经营模式推广台湾的传统味道,是台湾夜市在商业领域的最大贡献。

  作为“庶民的商业中心”,台湾的夜市多借用繁华商业路段进行夜间占地经营。最早的夜市是自发形成的,因此缺乏规划管理,布局毫无规律,逛起来颇为累人。而如今在台湾逛夜市往往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吃完烧烤有点口渴,走两步刚好就有饮料摊;吃饱喝足打算回家,走到夜市出口,一定还有水果店,可以让客人买回去吃。台湾夜市的一切经营努力,都是为了让客人感觉到舒服贴心,生意自然长长久久。

  说到台湾夜市的商业模式,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整洁”。以高雄六合夜市为例,这里白天是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丝毫没有晚间夜市营业留下的污糟痕迹。原来,六合夜市每天营业到第二天破晓前,就会开始扫洗街道。特别是这里还拥有全台第一条夜市污水排泄系统,为的就是清洁环保。

  融汇台式庙会“厦门模式”

  自从厦门独具慧眼地将台式夜市引入到人和路,这里就成了台式夜市进军大陆的试验田。台湾夜市“登陆”,带来的是美食创意、经营模式,然而要真正在大陆落地生根,还需要与在地餐饮文化、习惯相结合,融会贯通。像去年的特色庙会上大受欢迎的鸡脚冻的老板李先生,他跟太太来到厦门已经一年,俨然成了熟悉厦门情况的老前辈。今年庙会上,不少有意到厦门发展的夜市摊贩,都得到了李先生的“指点”。

  台湾各大知名夜市的客源,除了本地居民之外,其他地方赴台观光的游客也是大宗。台湾夜市因此能够与当地的观光资源进行结合,成就了享誉海内外的“观光夜市”。如今台湾夜市来到厦门,与厦门的旅游城市特质恰好吻合,使得台湾特色的夜市小吃,从一开始就有了观光行销的自觉,也成为台式庙会“厦门模式”的主要特色。

  事实上,原本就有许多台商在厦门经营各种台湾美食,其中不乏经典夜市小吃。如果能将这些已经发展有成的美食进行整合,以厦门为根据地进行推广,也是台湾夜市经营者期待的发展路径。去年选择进驻人和路的台湾摊贩,不少人都曾向导报记者表示过,希望先在厦门适应大陆环境,然后寻找机会进入内地。

  另外,台式庙会虽以美食为主,但并不仅限于美食。好吃、好买、好玩,才是台式庙会的金字招牌。今年的台湾特色庙会,主办方特别强化了台湾特色商品展销与两岸特色民俗展演,期望能让游客体验到全方位的台湾特色庙会。这场庙会到底有多吸引人?亲身逛过就知道。


分享到:
编辑:段方君

公告板 | 关于论坛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中国台湾网专稿

更多>>评论反应

更多>>嘉宾风采

更多>>论坛直通车

景点 美食 住宿 日程 交通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