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焦东北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专家学者热议东北振兴

2019年09月16日 10:36:00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由东北大学、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新形势下东北振兴的机遇与挑战专家座谈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是在国家发改委的直接指导下,由东北大学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设立。

  与会专家围绕“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东北全面振兴”、“东北亚局势演变背景下的东北全面振兴”、“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东北全面振兴”以及东北地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营商环境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与会专家认为,2019年以来我国东北经济发展显现出转好迹象,但制约东北振兴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国企改革压力依然繁重,营商环境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这些更深层次问题是东北地区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下一步重点研究的课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刘世锦:

  当前东北地区“闯关”关键是要有东西吸引人。东北三省与对口合作省份搞了若干“飞地”、“合作特区”,值得称道。有些问题仍然值得东北思考:一是营商环境建设。东北地区大企业、大项目投资增多,但还不足以说明东北地区营商环境已经根本性改观,关键是众多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是否显著提高。二是国有企业混改。东北制药混改是成功案例,但东北国企混改应该有更大动作。国有资本应该集中到涉及国家安全、社会保障、军工等领域,先要用于社会保障。三是农村土地问题。现在农民先要进入城市,农村土地能否放开?东北地区农村建设用地能否探索城乡共建共享?如果能够做到上述两点,加快土地资源流转,将极大提速全面振兴进程。

  东北大学校长、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院长 赵继:

  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一是营商环境改善力度较大;二是东北三省四市的经济形势企稳向好迹象明显。但是东北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国企改革压力依然繁重;二是社保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是东北地区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刘克崮:

  东北全面振兴关键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此建议,一是扶持符合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产品新、效益好的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再通过国有资本之间的兼并重组,带动其他国企发展。二是给予资本、企业法人充分尊重,给资本充分权利,给管理人员充分授权,给企业法人充分授权,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独立法人,保障法人的独立地位。三是嫁接高科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国有企业,实现产品换代升级。

  中国证监会原纪委书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执行副会长 李小雪:

  “一带一路”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最大的环境变化,贯穿俄罗斯的“欧亚高速铁路”是东北振兴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应该聚焦于未来3-10年的重点战略研究,特别要重视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远征:

  新时代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存在三大机遇,一是中日韩自贸区的加速推进、朝鲜半岛和平向好趋势为东北地区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带来新的机会。二是北极航道日渐热络为加快推动东北全面、全方位开放带来重大机遇,如何利用北冰洋航线给东北新一轮的全面、全方位振兴带来的战略机遇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是5G技术快速推进,为互联网、物联网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这个基础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也是东北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我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除了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很重要的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福祉的过程,建议东北以提高居民收入为主线,重新理顺东北振兴的思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史育龙:

  在未来东北全面振兴的产业发展上,其实有很多的重要方向。冰雪资源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资源,冰雪经济是东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用数字经济改造传统的工业基础设施,也是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方向,应该好好抓一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 赵晋平:

  一是要研判新形势。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取得新进展,中日韩自贸协定有可能为东北地区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但日韩关系的新变化给深化中日韩经贸合作增添了新变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进行调整的背景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可能会进一步弱化通过工业化方式来振兴东北的外在条件。二是把握新机遇。虽然面对更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形势,但是实际上也有很多机遇,尤其要把握数字经济、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在数字经济领域,东北地区具备一定优势,包括制造业领域以及由此产生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第三,探索新路径。振兴东北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改革当然是国有企业。东北自身也需要解决长期存在的困难,所以在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要有更大的突破和新的思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倪红日:

  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尤其是大豆。一是我国可耕种土地面积有限,大豆亩产量又太低,作为我国重要粮食基地,应该加快东北地区大豆产品在种植、育种、收割以及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布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张文魁: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对激发东北创新创业热情至关重要。从东北创新创业研究方面,建议: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数据库。利用大数据跟踪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创新创业进展情况,每年定期发布,打造智库拳头产品。二是针对营商环境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结合东北实际,丰富营商环境的评估体系。三是对标先进找差距,找到东北创新创业进程滞后的根源。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贾康:

  新形势下东北全面振兴面临的挑战,一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人气。二是新形势下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至关重要,应该提升战略规划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符合东北地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力求高水平,经得起时间考验。三是PPP在东北大有可为。规范的项目PPP在东北迅速布局,配合高水平顶层规划一定大有可为。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 李凯:

  构建起一个长期支撑东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建议:一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桎梏。二是要深化认识,要在形成产业结构发展新格局的认识上实现统一,突破理念上的条条框框,大胆试、大胆闯。三是要激发市场潜力与活力。通过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市场导向,发挥市场作用。四是要完善产业政策,把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认真思考、做好规划。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 张燕玲:

  推动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全球新一代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利用新兴技术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新形势下,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正面临最好的时机。建议,一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放下包袱,聚焦重点,主动响应国家全面、全方位振兴东北的号召,充分发挥智库的力量,尽快拿出一个全面、全方位振兴的规划或蓝图。二是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在全球积极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东北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AR、IR等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实现“东北制造”向“东北智造”转型升级。三是抓住机遇,提升市场竞争活力。政府对招商引资要有正确评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是周边国际环境明显改善为东北振兴创造了良机。延伸黑龙江的边贸经济,特别是大力开发俄罗斯农业经济。五是扩大东北的优势产业,扩大吉林朝韩经贸优势,开创辽宁对日韩贸易新篇章,打造东北振兴新引擎。

  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王小鲁:

  未来关于东北全面振兴的研究,不仅要注重宏观把控,更应重视针对性强、侧重实际操作性研究。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深入讨论:一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二是如何处理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中政府与市场关系。三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评估。东北制药混改的例子很不错,但其他国企混改的进程如何,混改中国企和民营资本是不是做到“一碗水端平”,能不能做到公平竞争等问题还需要深入调查。四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只是“混改”,还涉及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方面的问题。

  大成企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永杰:

  当前贸易形势对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建议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研究。

  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姜晓秋:

  面对东北亚形势的新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东北当务之急是充分激发国资、国企优势,积极推进混改。充分利用5G等新兴技术,加快形成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新能源、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格局。同时,充分利用红色、历史、工业等文化资源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各国民心相通领域的合作,让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成为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 朱宇:

  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在帮助东北地区干部解放思想、转变思维观念方面发挥了高端智库的重要作用。针对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偏弱的现状,开展民企企业家培训是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及其创办东北大讲堂需要进一步发挥作用的领域。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郭连强:

  新时代国企及国企改革必将为中国及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未来,东北地区国企改革和发展要在分类改革基础上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促进国企、民企和国资、民资公平竞争、协同发展。(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编辑:于江

[责任编辑:雍紫薇]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