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北父子俩扎根大凉山

2022-09-15 09:44: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
  11年种下2.5万亩油橄榄带领6200余户农户致富
  林春福(右)、林书任父子俩。(受访者供图)
当地村民参与橄榄种植。(受访者供图)
油橄榄田。
  2017年,北大学生在冕宁支教。(受访者供图)
  冕宁县宏模镇优胜社区
  4月30日,凉山州冕宁县宏模镇优胜社区,村委会院的一排铁皮屋静默在阳光下。这是一个平常的早晨,台湾青年林书任走出屋子,发现种在门前的油橄榄开花了,那是比指甲还小的白色花朵。“今年肯定会丰收啦。”笑着走下台阶,林书任有点迫不及待。他大步走出院子,走出村委会,沿着笔直的公路拐进山,视野瞬间开阔,眼前绵延2.5万亩的油橄榄一片葱郁。
  对于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林书任而言,这是一条和他预想中完全不同的路。“我跟他说,真正要认识这个时代,就要到最基层。”其实,将儿子叫到凉山,是父亲林春福计划已久的事。
  2011年,台商林春福从台北抵达凉山,立志要产出全世界最好的橄榄油。明明带着一颗“在商言商”的心,却在此后11年里彻底融入这里。
  在凉山的日子,父子俩之间有分歧,也争吵过,两代人、两种理念围绕着蓬勃生长的油橄榄不断碰撞和交锋。从台北到北大,再到凉山,林书任觉得自己一点点重新认识着父亲。
  疯狂的老爹
  林春福退出工艺品制造企业管理层时即将满60岁,突然说要去种橄榄。
  再过几个月,就是林春福69岁的生日,但他还没想过退休。
  5年前,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江丙坤曾造访凉山,站在葱郁的油橄榄地里,他问林春福准备什么时候退休。“我当时说70岁,结果他说你不能退,人老了能有份事业很珍贵。”说这话时,林春福已满头白发,瘦削的背微微显得有些佝偻。他站在安宁河谷山间,时序轮替,油橄榄的丰收将如期而至。
  2011年从台湾来到凉山后,林春福在这里度过了11年。从第一批种植的600亩到如今2.5万亩油橄榄鲜绿铺展,天空悠远,远处麦穗金黄,绵延到天边,眼前的每种颜色都清澈明亮。“老爹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下定决心的事就一定会做到。”林书任说。
  林书任记得,第一次到凉山是一趟堪称漫长的旅程。先从北京飞到成都,转机到西昌,再从西昌出发,从高速公路走到国道,再到乡间小道,等到开始有鸡鸭猪羊懒懒走在路上时,忙着避让的他一抬头,老爹已走到眼前。
  林书任从没见过这样的父亲。“黑了瘦了,衣服也皱巴巴的。”林书任记忆中的老爹,是在深圳将工艺品制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拥有1.2万名员工的企业家,强势固执、在意形象。林春福退出管理层时即将满60岁,突然说要去种橄榄。
  用林书任的话说,他们没想到,老爹会这么疯狂。
  作为一个没有接触过农业的人,彼时,林春福以高薪聘请了以色列油橄榄专家。随后,他在大半年时间内,探访意大利、西班牙、突尼斯等传统油橄榄种植大国,最后聚焦到国内,在云南、甘肃和四川的油橄榄一级种植区里,定焦到凉山。
  凉山冕宁,安宁河由此发源,再从西昌、德昌奔腾而过,最后在攀枝花米易汇入雅砻江。流域的1万余平方公里,灌溉出美丽丰饶的安宁河谷,这是四川第二大平原,号称四川的第二大粮仓。“这里被视为凉山自然禀赋最为优越、农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林春福的“再创业”从冕宁开始,从2011年至今,油橄榄种植产业带动当地6200余户农户的年人均纯收入增收3倍以上,油橄榄的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600亩,扩大到了2.5万亩。
  两岸是一家
  “有位当地干部说,两岸是一家,台湾同胞在凉山的发展,要全力支持。”
  其实,林书任第一次到冕宁时,林春福正在为土地流转焦头烂额。
  外地人,不会彝语,要流转土地,种的还是没听说过的植物,村民很难信任这个“不速之客”,一位妇女甚至直接趴到挖土机上,坚决不让施工。
  林书任从没见过这样的父亲。蜗居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白天借来村里唯一一台老桑塔纳,挨家挨户做动员。油橄榄最好的种植季节是在三四月,为赶时间,几乎是动员、播种同时推进,走在黄土漫天飞的田埂间,林春福只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发展中有困难是正常的,但有好的政策兜底,有政府支持,也就多了迎面而上的底气。”林春福相信,凉山有最适合油橄榄生长的资源禀赋,并且和年轻时创业一样,他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是村干部带着他挨家挨户拜访,帮他翻译。
  优胜社区二组组长王成才记得,那时自己上门给村民做动员,每天至少要走4万步。他年轻时去城里打工,见过摆在商场里的橄榄油,他相信眼前这个做事实在的“大老板”,能为村民带来新营生。
  2014年,林春福试种的600亩油橄榄全部成活,初产果子9600公斤,榨油960公斤。第一批出租土地的农民们也尝到了甜头,不仅有工作,还能获得每亩每年800元的租金。局面打开后,不仅林春福想要扩大种植面积,村民也希望跟着林春福一起干。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资金不足,作为台胞的林春福,拿什么资产去贷款呢?“土地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有地上作物,贷款很困难。”林书任印象深刻,最后是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获得2000万元融资。“有位当地干部说,两岸是一家,台湾同胞在凉山的发展,要全力支持。”他说。
  如今,林春福用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向农民流转土地,并在第6年进入丰产期后,农民用土地入股、参与每年36%的分红,同时约定,其间发生自然灾害,村民还有每亩400斤大米的保底收益。
  父子田园梦
  慢慢的,每一次抵达,林书任都会有新发现。油橄榄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公路修到了村子里……
  其实,林书任从没想过要和父亲的事业产生联系。
  研究生毕业后,林书任想到大陆看看。在北大读博期间,林春福不给他生活费,让他卖橄榄油,每瓶提成10元。他不想服软,为了更好地销售,他开始每个季度到凉山一次。
  慢慢的,每一次抵达,林书任都会有新发现。
  油橄榄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公路修到了村子里、花园工厂开始动工、父亲在当地有了大碗喝酒的新朋友……“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些新闻中的词汇,在林书任面前有了更为具象的呈现。一次,在村委会门口开小卖部的美兰阿姨突然很认真地对他说,“要谢谢你们父子,让我们这些在家的孃孃婆婆有了自我价值。”“当‘自我价值’这个词从一位农村阿姨的口中说出来,我感到很震撼。”林书任发现,按每天60元的酬劳聘用当地妇女,这份工作,让她们生活更加从容自信。
  林书任觉得自己好像理解了像石头一样顽固的父亲。他也开始习惯凉山的生活,习惯这里绵延的田地,习惯去发现村民的善意。明明嗜辣,但村民在和父子俩吃饭时,都默默以清淡为主。一次父子在村里散步,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突然走上前,认真地说:“林老板,你一定能活到100岁。”
  那一瞬间,林书任觉得,自己也应该为这里做点什么。
  2017年夏天,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社会实践团来到冕宁高中和优胜小学。此后,从高校到公益机构,支教再也没断过。
  陈怡锜是一名志愿者,她在2021年抵达冕宁,用4天时间教会当地小学生26个英文字母。“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林书任欣喜,在公益组织和凉山之间搭起桥梁的他,希望能在孩子心里播下种子,种子的名字或是英语学习的兴趣,或是对于大学的向往,甚至是对自身梦想的憧憬。
  田野里的歌
  “我们有信心,发展出凉山的油橄榄、四川的油橄榄,乃至中国的油橄榄。”
  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这个夏天,林书任和北京的一家公益机构正在探索,将“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教育支持项目”常态化,并将支教延展至线上辅导,保证项目的长期性和连贯性。
  父亲不再把儿子看作没长大的孩子,儿子也开始认识到父亲的睿智。
  今年年初,凉山州明确将全面推进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打造“农业硅谷”。于是整个春天,林春福时常去县上,和当地政府讨论,如何将橄榄产业扩大化。为此,他愿意将自己过去11年,从和村民合作到油橄榄生产的所有经验拿出来共享,“我们有信心,发展出凉山的油橄榄、四川的油橄榄,乃至中国的油橄榄。”
  曾经,林春福坚持全力发展一个品牌,集中资源做出影响力,但林书任并不赞同“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负责品牌开发的他,带领团队从文旅上对接资源,并最终让橄榄园获批3A景区。
  以此为基础,林书任希望,未来能在安宁河谷打造出连片康养地带,“三产融合,当地村民能都发展起来,开民宿、做餐饮。”
  如今,父子俩时常会开车沿着橄榄田向上行驶到最高处,从林书任参与打造的观景台上俯瞰,整个安宁河谷在阳光下闪着光,“我们的油橄榄增种到10万亩,绝对可以。”父亲说着,身旁的林书任没有搭话。
  但林书任心里很清楚,从此以后,家里那个沉默专注的背影旁,会多出一个年轻的身影。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李佳雨 梁家旗 凉山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