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峡水暖 报春鸟鸣——两岸新闻交流30年回顾与展望

2017年10月24日 17:15: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0月24日北京讯  2017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两岸关系》杂志特开辟专栏,刊发系列报道,抚今追昔,向两岸关系过往致敬;瞻望未来,对两岸关系前途充满希望。以下为《两岸关系》杂志2017年第10期刊发的系列报道(五)——两岸新闻交流30年回顾与展望。文章全文如下。

  

  海峡水暖  报春鸟鸣

——两岸新闻交流30年回顾与展望

   特约记者 李  安

  今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独特而鲜明的作用。两岸新闻人有如报春鸟,感知着30多年来台湾海峡的潮冷潮暖,传播着两岸关系的沧桑巨变,以春燕衔泥的不倦精神,筑起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的斐然成绩,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一

  大陆和台湾虽近在咫尺,但两岸新闻交流却也如同其他领域的交流一样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隔绝。直到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揭开两岸关系新的历史篇章。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大政方针的提出,开始带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为此后包括新闻交流在内的两岸各领域交流蓬勃展开创造了条件。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1987年7月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体制,台湾新闻界敏锐地嗅到台当局可能将很快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的讯息。当年9月,台《自立晚报》抢先派出记者李永得、徐璐两人取道日本赴大陆采访,成为1949年以来首批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大陆方面则由时任中新社港台部主任的陈佐洱组织接待。9月14日下午,李永得、徐璐抵达北京,下了飞机后,他们对陈佐洱等迎接的人说:“让你们久等了。”陈佐洱则脱口而出:“欢迎,欢迎。等你们38年了!”隔绝38年之后,海峡两岸的新闻人终于面对面握手。

  李永得和徐璐10多天的采访,为台湾同胞传递回他们在大陆的所见所感,这在台湾社会特别是急切期待回乡探亲的台湾老兵中产生很大影响。两人在日后所写的书中也曾这样记叙,“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僵化。就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而言,大陆确实仍是落后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对它的试图改革视若无睹……”这一针见血地反映出,两岸多年隔绝竟然累积了这么多误解,而增进了解又显得多么迫切。

  李永得与徐璐赴大陆采访一事,深刻震动了台湾,而台湾新闻界反响尤为强烈,都纷纷开始效仿,为奔赴大陆做准备。事后,陈佐洱说,两岸新闻界是顺应了两岸同胞盼和平、盼交流的潮流。1987年11月1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发表谈话,明确表示“欢迎台湾新闻界来大陆采访、交流”,为台湾新闻界踏足大陆打开了方便之门,两岸新闻交流的帷幕就此拉开。同月,台湾当局终于正式宣布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可以说,在台湾当局犹豫要不要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之际,正是两岸新闻人果敢地扯去了人们心头最后一丝顾虑和阴霾,为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民间交流大门的开启,做了有力的推手。

  自那以后,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派记者到大陆采访,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采访内容无所不包。据不完全统计,至1992年,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超过2000人次。但由于台湾方面各种不合理的规定和限制,大陆开放并欢迎台湾新闻界采访后近4年时间里,却没有一位大陆记者能够入岛采访,两岸新闻交流处在“你能来我难往”的尴尬局面中。直到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随中国红十字总会赴台采访“闽狮渔事件”,成为1949年以后第一批进入台湾采访的大陆记者,才叩开赴台采访的大门。

  二

  1992年9月,随着两岸两会的先后成立,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正式开启。标志性事件之一是刚成立不久的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联手促成首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赴台湾采访。此次采访中,大陆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也感受到了台湾新闻界深入了解大陆的愿望,达成了共同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共识。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会见采访团时曾说,“两岸加强新闻交流,对发展和改善两岸关系将会产生正面的重大影响。”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辜振甫所言很快得到实践。1993年4月,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两岸媒体人用镜头记录了汪辜二老隔着长桌的第一次握手,并将会谈的丰硕成果传遍两岸,告知四海,让全世界都看到,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两岸中国人在经历长期隔绝与对峙之后,开始朝着协商与合作的大道迈进。

  “汪辜会谈”后,无论是投资兴业还是探亲访友,在各个领域,两岸民众都迫切希望更多地了解对岸,媒体驻点采访、提供常态化报道成为必然需求。有鉴于此,1994年,大陆率先宣布同意台湾媒体赴大陆驻点采访,为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提供便利。台湾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争相派驻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地驻点,极大方便了台湾记者在大陆的采访活动。迫于压力,6年后的2000年11月,台湾当局终于宣布开放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4家大陆媒体到台湾驻点采访。后来又增加了中新社。两岸新闻交流也盼来了双向驻点采访的全新局面。

  虽然在2005年4月,陈水扁当局曾停止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在台驻点采访,开两岸新闻交流倒车,但两岸新闻交流扬起的风帆岂是短暂逆流可以拦阻。同样是在2005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跨越台湾海峡和六十年光阴的再次握手,举行会谈并达成“五项共同愿景”,对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岸媒体人不仅是此次世纪盛会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因为自此之后,以两岸为主题的新闻报道与合作,领域豁然宽广、内容极大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和平发展时期两岸新闻交流的大战场彻底展开。

  2008年5月以后,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开创了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后,恢复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赴台驻点采访,并新增了厦门广电集团等5家地方媒体赴台驻点。2009年10月,又进一步放宽大陆媒体在台驻点人数,每家增至5人,取消驻点记者赴台北以外地点采访需事先报备的规定。除此之外,两岸媒体之间相互协助采访、交换稿件、合作制作节目以及电视节目连线等交流领域持续扩大,交流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两岸的新闻交流驻点采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开始朝着互设常驻机构的正常化和常态化轨道迈进。

  与此同时,两岸新闻人也迎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氛围下大交流、大合作所带来的各类报道盛宴,2008年6月“陈江会谈”续写两会新篇、12月两岸“大三通”如愿实现,他们是记录者;2009年情牵两岸的首届海峡论坛举办,他们是传播者;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他们是见证者……此外,奥运会、G20峰会等国际性的盛会,也成为两岸新闻界竞相报道、切磋交流的舞台。

  三

  30多年来,大陆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态度始终是积极和明确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岸一家亲”“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对台工作新思想新论述新主张,为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做好两岸新闻交流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多次会见两岸媒体界代表,代表党中央表达对两岸新闻交流的关注和期待。2016年11月18日,他在会见第二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代表时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并将一如既往推进两岸媒体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希望两岸媒体善尽社会责任,加强正面引导,进一步发挥好增进两岸同胞了解、促进情感融合的平台作用;发挥好凝聚民意基础,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载体作用;发挥好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增进民族认同的纽带作用。

  30多年来,大陆不断健全完善台湾记者在大陆采访的便利化措施。比如,1993年4月,国务院台办授权福建、上海、广东、海南4省市受理审批台湾记者采访申请;2002年12月,国务院台办对《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进行修订,将台湾记者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深圳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访的审批权,全部下放到各省、区、市台办和深圳市台办、新疆兵团台办,国务院台办只受理、审批台湾记者来北京市采访和跨省区采访,并进一步简化手续,使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更加方便、快捷;2005年9月,国务院台办宣布将台湾记者来大陆驻点采访时限由1个月延至3个月,且地点不限。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极大便利了台湾记者在大陆的采访工作,受到台湾新闻界的欢迎。

  30多年来,大陆持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做法务实、灵活、多样。应台湾记者要求,大陆有关方面除为他们联系采访外,还多次组织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不仅涉足大陆发达地区,还深入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使他们了解一个真实、完整的大陆。1992年4月,在全国人大通过修建三峡大坝的决议后,根据台湾记者提出的需求,国务院台办、中国记协共同首次组织了两岸记者三峡工程联合采访活动。采访活动历时11天,横跨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两岸记者同吃、同住、同采访,既采发了大量稿件,也由刚一见面的拘谨,到分别时的难舍难分,结下了深厚的友情。2000年9月,为使台湾记者了解西藏的真实情况,国务院台办、中国记协再度组织“海峡两岸记者西藏联合采访活动”。在采访中,西藏民主改革4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两岸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迄今为止,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已成功组织了17届,成为每年两岸新闻交流的重点项目之一。效仿此做法,大陆各省市不同主题的联合采访也层出不穷,联合采访成为促进两岸新闻交流的有益方式,为台湾同胞了解大陆提供了渠道。

  30多年来,两岸新闻界除了报道他人,也在强化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1993年11月,为落实18位大陆记者访问台湾时达成的深化新闻交流的共识,由中国记协、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和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新闻研讨会在香港召开。到1997年举办第四届研讨会时,澳门新闻界也派人参加,并正式更名为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大陆及港澳台新闻业界、学界已有近700人次参加了研讨会,一直定期举办并延续至今,被业界称为“持续最久、最有成效的两岸及港澳新闻界盛会。”再如,2015年以来,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成为两岸新闻界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前瞻发展的又一平台,受到两岸同胞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2016年的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还曾就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加强两岸媒体交流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积极传播“两岸一家亲”理念,讲述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故事。三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深化两岸传媒产业合作。四是携手促进媒体合作发展,助推两岸青年交流。他希望两岸媒体人为拨开云雾,让两岸同胞看到满天阳光,携手同心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30多年来,两岸新闻交流注重传承发展。中国记协发挥自身作为新闻界民间团体的特点和优势,对台新闻交流工作涵盖了媒体高层负责人、中层管理者、基层记者以及新闻社团等各个方面。为加强两岸新闻交流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国记协和台湾“中国新闻学会”共同组织了两岸大学生新闻营,将交流范围扩展至两岸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新闻营由两岸大学新闻院系的师生组成,每年举办两次,寒假在台湾,暑假在大陆。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5届,共有约2000余人次的两岸师生参加新闻营。通过新闻营活动,两岸年轻人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感情,为下一代两岸新闻人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海峡水暖,报春鸟鸣。30多年来,台海局势风云变幻,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始终在淬炼中坚定前行。作为两岸交流的先行者,两岸新闻人从隔海相望到你来我往,一直走在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最前沿,推动与讴歌着台湾海峡的深刻变化,记录与见证着海峡两岸的重大转折。今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虽然当前两岸关系因为岛内政治情势而再度出现曲折、增添变数,但我们坚信,正如大陆对台大政方针不会因岛内局势变化而改变,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也只会更加深入与强化。3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两岸新闻交流在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在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两岸新闻工作者任重道远,仍需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李宁]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