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爱国奋斗解民生多艰 扎根大地育时代新人——中国农业大学扎根河北曲周45年服务乡村振兴

2019-05-31 10:36:00
来源:邯郸广电网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1973年至今,45年来,从改土治碱到科技小院,中国农业大学师生扎根燕赵大地,高扬“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曲周精神”,服务乡村振兴、培育时代新人,形成了独具中国农大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践育人模式,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追求,谱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壮丽诗篇。

  一、科技兴农造福人民

  (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

  历史上,曲周饱受旱、涝、碱、咸综合危害,粮食产量低下,农民生活贫苦。“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 ”是其真实写照。1973年,周恩来总理作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老一代农大人,应邯郸地委请求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的张庄村,建立了“治碱实验站”,开始了“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事业。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曲周实验站提出了黄淮海平原季风气候带区域水盐运动规律和“工程生态设计方法”,建立了盐渍化障碍因素(旱、涝、碱、咸、薄)综合治理工程配套体系,完成了曲周北部28万亩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任务。1979年,第一代试验区粮食亩产达到300多公斤,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林茂粮丰的米粮川;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下降近七成,林木覆盖率增加2.8倍,粮食单产增加1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9倍。

  在此基础上,农大师生积极推动旱涝碱咸治理成果走出曲周,造福黄淮海,成功推动了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黄土高原、北方旱涝和南方红黄壤等五大区域的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为我国区域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彻底扭转我国南粮北调格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8年,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亲临实验站视察。1993年,盐碱治理研究成果“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为感谢农大师生,曲周人民分别在中国农大和实验站树碑为纪。

  (二)综合开发,惠及百姓

  九十年代初,盐碱地治理取得阶段性辉煌成绩之后,以辛德惠院士为首的团队没有功成身退,而是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在曲周这片热土上不断探索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致富之路。

  农大师生团队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曲周实验站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重要科学研究任务,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水土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以三产综合发展、技术产品系化开发为核心,以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为支撑,在土肥、栽培、育种、饲料、食品、蔬菜、果树、信息、农机、生物质、水利等领域不断探索,逐步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的高效、优质、持久和稳定农业生态系统,推动曲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等。一系列新品种如农大108、中长绒棉、咸淡混灌、EM蛋鸡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曲周县农业综合发展。

  1996年,中国农业大学协助曲周县,以学校曲周实验站为核心,建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集科农工贸于一体的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组建了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十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帮助曲周县编制了《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确立了“举绿色旗、走现代农业路”,把曲周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到2002年底,曲周县国内生产总值218714万元,财政收入8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28元,分别较1973年增长103倍、46倍、117倍。

  1996年,“曲周盐渍化改造区高效持久综合农业发展优化决策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盐渍化改造区农牧结合形式、规模和效益研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黑龙港上游农业高效持续发展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十一五”以来,为了解决在小农户分散经营、水资源紧缺的黄淮海地区实现绿色增产增效,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曲周实验站以“中国农业大学985农业资源平台建设”为契机,与曲周县紧密合作,于2006年共建“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基地”,开展高产高效理论技术研究攻关。

  2009年起,为了进一步推动高产高效技术的大面积应用,共建“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基地”,农大师生深入农村,在全国首创“科技小院”,开展自下而上的技术创新,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的科技服务,进行农业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科技小院新模式,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曲周实验站还发挥人才、资源、技术、品牌等优势,推动节粮型蛋鸡华北高技术产业基地、中法养猪等项目建设,推动种植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帮助曲周县申请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将其规划为一个集现代农业科技转化、现代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在新时代,农大师生造福曲周的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科技小院旨在解决小农户发展和高产高效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一流刊物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多次发表;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于2013年获得河北省农技推广合作奖,2016年获得“2016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第一名,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科技小院与河北省曲周县开展的“村村宣讲十九大,农业技术送农家”活动受到农民群众热烈欢迎。

  新时代,中国农大决心以曲周为依托,打造面向未来的绿色农业研究示范基地,把曲周建成国家绿色农业样板,把华北平原建成国际绿色农业榜样。

  2018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院成立。研究院以曲周为起点,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全力打造跨学科、多单位、集团式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性创新平台。

  2018年10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在曲周建立,推动农业生产由高资源环境代价发展、到高产高效发展、再到绿色发展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构建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新模式。示范区近期以将曲周打造成国家级绿色发展样板示范县,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绿色发展,辐射全国为目标;远期以将华北打造成绿色可持续发展全球示范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目标。

  二、“曲周精神”绽放光芒

  45年来,中国农大人在曲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接续奋斗中形成了“责任 奉献 科学 为民”的“曲周精神”。“曲周精神”秉承中国农业大学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的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魄力,深刻诠释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是新时代师生“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生动写照。

  责任——源于解民生之多艰的笃定信念

  中国农大师生时刻以听从党的召唤、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摆在最高位置,以破解农业科技难题、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己任。上世纪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做出“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示后,老一代农大人应邯郸地委请求进驻曲周县北部盐碱地中心的张庄村,建立“治碱实验站”。那时学校刚从延安迁回北京,教师住在实验室和教室里,家没安置好、孩子没人照顾,有的老师还患上了克山病。在责任面前,农大人义无反顾,无论严寒酷暑,一头扎进盐碱地,“改不好这块地,我们就不走了”是师生的豪迈誓言。新时期,“科技小院”的师生舍弃学校舒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与曲周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凭的都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三农”事业的责任担当。

  奉献——源于无私无畏的使命传承

  中国农大师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鞠躬尽瘁、忘我工作,为了曲周的事业不求回报、持续接力、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用自己的言行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和要求。辛德惠是上世纪50年代留苏的“洋博士”,受过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从1973年第一次趟着秋涝积水来到曲周,到1999年因病去世,他在曲周工作了27年,其中有一年超过了300天。他把自己最宝贵的一生献给了农业,献给了曲周大地。他的光辉形象深深地烙在曲周人民心底,他的奉献精神更激励着一代代农大人扎根曲周、奉献三农。现在,接力棒交到了更具创新活力的“80后”“90后”手里,新时代的中国农大人在曲周续写着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故事。

  科学——源于对农业发展的不懈探索

  中国农大师生始终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三农”事业发展,在农业科技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45年前,老一代中国农大人把实验室的瓶瓶罐罐搬到盐碱地旁的土坯屋,勘察、采样、测量、分析,长期扎根盐碱滩,艰苦扎实做研究。他们遵循科学规律,潜心试验、刻苦钻研,创造了改造盐碱地的“浅井深沟体系”,取得了黄淮海旱涝碱咸综合治理的伟大胜利。改土治碱成功后,师生开始了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的系统研究,帮助曲周人民战胜资源紧缺的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中国农大师生创造了以科技小院为典型代表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示范紧密结合的服务“三农”新模式,并把这一创新性成果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上。

  为民——源于不忘初心的执着情怀

  中国农大师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保持着与农民、与群众的密切联系,真心实意地为农民、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已经融进了师生的基因和血脉。45年来,从改土治碱,到建设规划,再到产业发展,中国农大师生坚持一切为了曲周人民、一切依靠曲周人,他们入驻村民家中,吃群众锅里饭,睡群众家土炕,与曲周人民形成了水乳交融的亲情。1988年9月8日,曲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农民代表驱车前往北京农业大学,为北京农业大学树碑:“北京农业大学:改土治碱,造福曲周。”2013年10月,曲周实验站建站40周年之际,附近村民在实验站立碑两块,上书“恩重如山”、“鱼水情深”。2018年10月,恰逢曲周实验站建站45周年,曲周县为中国农大师生专门编演了一台豫剧《天绿》,深入传承“曲周精神”。

  三、立德树人薪火相传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举办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和亲历者之一,有着悠久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深厚的红色基因,从办学之初就与国家命运和我们党的发展紧密相连。早在1919年,中国农大师生就在时代大潮中觉醒,作为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的12所高校之一,始终站在运动前列;1924年,学校就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学校的源头之一,是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成为华北大学农学院)。作为在太行山上成长起来的“人民的农学院”,不断传承与提升延安自然科学院传统和南泥湾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始终继承和发扬延安办学经验,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服务农业现代化和国家建设作为学校的任务和使命。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45年的奋斗历程和在延安办学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已经成为引领师生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曲周精神”优良传统,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符合时代特点、青年特征、中国农大特色的“科技小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科技小院”确立了“住一个科技小院、办一所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一批科技农民、研究一项技术、建立一个示范方、发展一个农业产业、推动一村经济发展、辐射影响一个乡镇、完成一系列论文、组织好一系列活动”的研究生培养“十个一”模式。

  科技小院为曲周“吨粮县”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有力破解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从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间,曲周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提高了24%和23%,而化肥用量增长很少,实现了区域绿色增产增效的目标,农民增收2亿元以上。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校依托曲周“科技小院”开展了“村村宣讲十九大,农技培训全覆盖”行动。百余名师生用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深入曲周县全部10个乡镇的342个村庄,和农民面对面宣讲、膝对膝交谈,把十九大精神、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身边。宣讲队伍克服了数九严寒、生病和道路不便等困难,组成10个组,每天上午、下午各培训一个村,中间不间断,晚上及时总结和交流,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白寨镇白寨村村民张香林说:“老师同学讲的(我们)听得懂,内容有‘嚼头’。只要一听说有课,基本上都会来听。”师生们在此次活动中深受教育,研究生刘传云感言:“最大的收获是面对面听到了农民的心声,了解到农民群众对农业的热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技术的渴求,感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

  近1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农大一批批“80后”、“90后”研究生在曲周扎下了根,融入到村民之中,大大推动了“双高创建”,获得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在“科技小院”,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冬天培训期间,当地农民担心研究生受冻受寒,亲手制作棉鞋送给他们;为了表达心意,大河道后老营村农民自发捐款,你五元,他十元,为师生唱大戏;夏日炎炎,白寨乡北油村农民吕玉山包饺子,吕增银熬制绿豆汤送到小院;甜水庄村民将小院研究生奉为贵宾主持自己儿子的婚礼。

  进入新时代,“科技小院”走出曲周,走向了广东、广西、四川、东北、北京,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多个作物生产体系建立了100多个科技小院,300多名研究生长期在农村、农企一线,“零距离”服务“三农”,成长为“一懂两爱”的现代农业科研人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河北卫视等多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先后40多次到访科技小院,报道科技小院先进事迹。2013年10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同志考察广西金穗集团时听取了金穗“科技小院”工作汇报,赞扬我校在读研究生们来到基层产学结合、服务三农“走对了路子”。

  2016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脱贫攻坚、奉献社会的号召,发起“稼穑之路——农科学子助力精准扶贫”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全国50余所农科高校,从2016年到2020年连续五年实施全国农科学子助力精准扶贫联合实践,发挥农业院校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在学习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学校始终将曲周实验站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基地。2011年7月,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中国农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曲周实验站挂牌成立。当年,学校组织第四期本科生党员骨干培训班的100多名大学生党员到基地开展学习实践,近距离感悟“曲周精神”。曲周实验站也是学校教职工思想教育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实践基地,2017年以来每年都要组织新入职教师、青年骨干教师赴曲周实验站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接受新时期爱国奋斗精神教育。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武根说,“从老一辈中国农大人和科技小院研究生奉献“三农”的事迹中汲取到了精神力量,“曲周精神”是思政课的生动教材”。食品学院吴晓蒙副教授说:“小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踏实肯干,用科技与知识切实造福村民,真正做到了把论文书写在大地上,自己不能总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应该走出来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深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农业教育,教育师生、宣传师生、组织师生传承和发扬“曲周精神”,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