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梦实践者】王宁利:追逐“光明”的临床科学家

2019-02-12 15:30:00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央视网消息:“把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要让学龄前儿童具有尽量高的远视储备。”这句话出自我国第一个儿童眼病队列研究——“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该研究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儿童近视队列,已完成5000余名儿童的连续六年随访,总结了该地区中小学近视流行现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与治疗措施等,该队列被国际学者称为“儿童近视方面的里程碑式研究”。而这项研究的牵头人便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

  王宁利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是我国完成青光眼手术最多的医生之一。在他看来,一名好医生,不仅要医术高超,还要努力成为创新型、科研型人才,不断探索新知,解决更多的医学难题。

  “不期而遇”成就了一位眼科医生

  1977年的夏天,气温高得让人心烦意乱。但是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王宁利来说,让他内心烦躁的不是炎热的天气,而是因为考试失误而带来的一场人生抉择。由于没有看到高考数学试卷背面的三道大题,导致漏答严重失分,王宁利无缘中央工艺美院,跟自己的画家梦失之交臂。

  选择一行就爱一行,似乎是那个年代奋斗青年的标签。进入青海医学院的王宁利刻苦读书,学校图书馆里很多原版新书都是因为他才被打开。图书馆原本一次只能借一本书,管理员破例允许王宁利一次可以借两三本书。他努力学习,为英语和专业知识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3年,王宁利本科毕业,被分配到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一名眼科医生。

  1987年,王宁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那里完成了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如果说在医院的四年是他打基础、自我成长的阶段,那么在广州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他接受专业化、科学化培养的阶段,在那里他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积累了临床经验。

  1998年,王宁利到美国深造。在国外学习的三年间,他在科研、临床方面不断探索,从知其然到探其所以然。临近毕业时,很多一起出国的同学都决定留在美国,但他却选择回到祖国。他要将先进的眼科技术应用到国内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中去,见证中国眼科的发展。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现场,有青年代表提出“医生都去哪儿了”的现实问题,王宁利用“行医不悔”这四个字诠释了三十多年来的坚守和坚持。他说,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就是当医生!他说,能时刻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就是做医生最大的骄傲。

  青光眼是全球排在第一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在我国,有将近80%的人眼压不高,却得了青光眼,这一直是眼科医学的难题。而在治疗一位脑积液漏青光眼患者的过程中,王宁利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第一次发现了“跨筛板压力差导致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机制,为青光眼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王宁利牵头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防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个研究被国际眼科界誉为“改变青光眼临床实践的‘里程碑’式的发现和贡献”;并依据该项目成果制定了三项临床诊治标准与规范。王宁利也因此项目成果被《英国眼科杂志》评为当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眼科医生,并当选国际眼科学院院士。这项研究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眼科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了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整体防治水平的提高。

  王宁利当过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但是他始终没丢下专业,也没有因为专业而拖管理的后腿。如今,王宁利依然坚持着“711”的工作模式,清晨七点到医院,晚上十一点才离开。在他的带领下,眼科团队积极探索着未来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王宁利说,医学是综合学科的集成,要让最精华的科技用在人的健康和生命上,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医生这一辈子,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虽说在专业领域王宁利已是数一数二的专家,但是他始终保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谈到医患关系,他总绕不开最开始当医生遇到的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50多岁、失明近8个月的急性青光眼患者玉莲(化名)来到王宁利门诊。经过检查,他发现,按照常规诊断,玉莲没有复明的希望,于是把实情告诉了她。对于玉莲来说,她唯一的希望破灭了。王宁利看着玉莲夫妻俩离开的背影,却总觉得还应该能做点儿什么!他想,如果把眼压降下来,被压迫的视神经是否能“醒过来”,为什么不试一试?!于是,在玉莲及家人的支持下,王宁利为她做了双眼临时降压处理。眼压下降后,双眼依旧没有光感。王宁利当时很沮丧,非常不甘心。他想如果眼压下降两三个小时,会不会有变化呢?果然,三个小时之后,玉莲右眼有了亮光,又过了半小时,光定位点增加了。

  当天晚上王宁利为玉莲做了手术,术后她可以透过窗子看到马路上行驶车辆的车灯亮光,王宁利异常兴奋。但是玉莲却不理解,她觉得视力应该可以恢复到以前正常的水平。当看到患者不理解的表情,他心中还是有一丝酸楚,只有耐心地开导她。“对于科学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成果。但是或许我能做更好!”王宁利这样告诉自己。出院半年后,玉莲又患了白内障,再次找到王宁利。他为玉莲再次手术,术后眼压控制很好,玉莲不仅能看到马路上的车灯光亮,还能看到行驶的车辆。这意味着玉莲在家里可以生活自理了。

  “并不是我的手多巧、技术多高。用的技术都是常规的技术,只不过感情促发了灵感,才有了大胆的尝试。”王宁利说,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建立抗击疾病的信心堡垒,病人放弃的时候,医生不能放弃,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有不一样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年龄相关的眼病逐渐增加,而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竞争性压力的增加,眼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代谢性和年龄相关的一些眼病替代感染性眼病成为致盲的主要病因。这些疾病多需早发现及合理地适时干预。

  “防盲工作的转变从防盲、患病人群的治疗向眼健康管理、眼病的预防转变,通过三级预防措施,总体上降低人群视力残疾患病率。”王宁利说,希望形成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格局,充分调动防盲治盲的各种资源,加强引导,鼓励社会各界组织、机构、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和关注眼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眼病防治工作上。

  中国目前至少有 600 万盲人,盲不但为患者及家属带来困扰,还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严重消耗社会资源。可以说, 盲和视力损伤是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2018 年 10 月 12 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成立大会召开,王宁利作为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主发起人,做了分会成立的工作报告,他指出分会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卫生眼科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眼科工作者防盲治盲的能力。

  “时间永远不够用,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尽量把事情做到极致,不愧于‘医生’的称谓吧!”王宁利饱含深情地说。(视频:杨小淼;记者:张恪忞)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