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青岛:火热的“百姓宣讲团”

2018-06-04 08:51: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号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乡村振兴要提速,撸起袖子立新功,欢迎来听地瓜戏,宣讲句句传真情……”初夏时节,暖风习习,在山东青岛平度市同和文化活动中心,来自平度明村的村民耿瑞莲、夏仁、夏振华、程淑娥正在表演当地的传统戏曲——地瓜戏。地瓜戏的唱腔方言特色浓厚,表演形式通俗易懂。如今,宣讲党的理论政策的地瓜戏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以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为牵引,青岛市积极探索推进理论宣讲大众化和通俗化。2017年,在全市3800多个理论宣讲团的基础上,青岛市组建了300多个有特色、成建制的百姓宣讲团,通过快板、小品、地瓜戏、柳腔、茂腔、三句半、小品、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2万多场,听众达230多万人次。

  “百姓宣讲就是要把学术语言转换为群众语言,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说。

  摒弃官话套话

  让百姓登上宣讲舞台

  “遍地荒漠破旧的房,保守落后又贫穷,辣椒基地有潜力,帮他们脱贫不能等……”在胶州市市南小区的社区舞台上,有“辣椒大王”之称的胶州企业家郭培正通过八角鼓小戏《辣椒红了》,给大家讲述了他在新疆种植辣椒帮扶当地农民脱贫的故事。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这个形式接地气,效果好。”台下的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一边看一边点评。孙永红告诉记者,为了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胶州市设立了180万元的专项资金,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推出“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活动方案,鼓励老百姓走上宣讲舞台,讲述发生在自己和身边人身上的美好生活。

  “我们常说理论宣讲要突出三个认同,领导干部宣讲突出政治认同,专家学者宣讲突出思想认同,百姓宣讲突出情感认同。这里面情感认同是最难达到的。”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立杰表示,抽象的理论只有被群众形象地接受、消化并吸收,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鼓励老百姓走上宣讲舞台,就是为了摆脱传统宣讲中说教多、官话多、套话多的老套路,用通俗的语言、鲜活的故事、形象的比喻让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能理解。

  通过试讲试听、竞赛评比等形式,青岛已经从党政机关、党校高校学者、先进模范人物、基层百姓等群体中选拔了6000多名宣讲骨干。为了进一步强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结合老百姓最关心的党的政策以及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民生话题,全市又组建了300多个有影响力、成建制的百姓宣讲团。

  李沧区的“邻里课堂”、城阳区的“阳光城阳”、即墨区的“古城大讲堂”、崂山区的“周末非遗课堂”……青岛全市涌现出了100多个基层宣讲品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通过以事议政,以案说法,让党的政策理论具化为一幅幅清晰可见的美好蓝图。

  塑造草根明星

  让百姓成为宣讲主角

  “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青岛市北区百姓宣讲团团长于春山为提高宣讲水平和能力,60岁时报考了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法学博士;党的十九大代表、青岛港装卸大队副队长皮进军,从一名产业工人的角度,为卫计、城管、人社等系统干部职工宣讲十九大精神;青岛莱西市退休教师昌德松利用自家门前500米长的文化胡同,宣讲惠民政策……”

  提起这些活跃在基层宣讲舞台上的草根明星,青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为达滔滔不绝。在基层理论宣讲过程中,青岛市特别注重培养明星宣讲员,引导他们现身说法,以好的状态、高的水平、活的方法、正的导向深入浅出地把理论政策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周总理要求我们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谨遵他的教诲,我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坚持在基层,从部队退伍后,我干过工人、当过车间主任,被评为先进劳动者,没有辜负叔父对我的期望。”85岁的周保章是青岛市南区百姓宣讲团的团长,同时,周保章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周恩来的侄子。近年来,周保章以“周总理的红色家风”为主题,在450多个学校、300多个社区义务宣讲周总理的家风家训和党的十九大等内容。1380多场宣讲、82万人次受众,周保章将红色教育贯穿于学生们的成长,为年青的一代不懈努力提供精神力量。

  于义睦是青岛西海岸新区K1路公交的一名驾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业18年来,累计安全行车近80万公里,保持服务零投诉。作为一名基层理论宣讲员,于义睦特意拜师曲艺家薛德勇学习山东快书,经过1年的勤学苦练,本领已经颇为娴熟,并自编自导了《公交驾驶员》《花大姐》等山东快书作品。2017年,于义睦进行了105场百姓宣讲,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宣讲次数最多、人气最旺的百姓宣讲员之一。

  青岛市培养、推出的这一批百姓宣讲先进典型,已经逐步成为基层宣讲的中坚力量,犹如微风吹动一池春水,传递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青岛市先后获得了中宣部表彰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全部三个奖项。

  激发“心灵共振”

  使百姓获得情感认同

  百姓宣讲最大的魅力在于能够激发普通百姓的“心灵共振”,从而获得他们的情感认同。

  “这么多年了,头一回听到这么精彩的演讲!”一位90多岁的老党员,听完于春山讲的党课以后,拉着于春山的手不松开。“于春山老师年过半百仍然保持一颗学习的心,62岁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了不起!”现场的年轻观众张伟健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在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永兴街社区,活跃着一个“五姐妹”文艺宣讲队。王桂兰、王瑞英、刘海军、于凤英、左爱民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自编自导自演的《胡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文艺作品深受当地人欢迎。“她们的演出通俗易懂、形式活泼,拉近了理论与群众的距离,是理论政策最好的‘翻译官’。”经常观看五姐妹演出的居民昌德松评价道。

  “我们的百姓宣讲团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全市齐抓共管,把理论宣讲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列入考核内容,建立了市、区(市)、镇街、村庄(社区)四级百姓宣讲网络体系,实现全覆盖;二是分众化、特色化明显,根据企业职工、社区群众、青年学生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不同内容的宣讲;三是坚持定期召开座谈会和观摩会,交流经验推动工作。”青岛市委讲师团团长姜福荣介绍。

  “在新的改革发展阶段,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同样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王为达表示,一方面,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需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试图搅乱主流思想、“谣言跑赢真相”的现象时有发生,而通过百姓宣讲,可以有针对性地解惑释疑、廓清迷雾、理顺情绪。因此,百姓宣讲舞台亦成为社情民意双向互动的最好平台。

  《光明日报》( 2018年06月04日 01版)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