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从“倒朴”风暴到萨德风波 2017年韩国政局跌宕起伏

2017-12-22 08:24:00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 本报驻韩国记者 单士磊

  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破邪显正”一词被评为2017年韩国年度成语。调查显示,34%的受访者认为“破邪显正”一词最能总结2017年韩国时局的跌宕起伏。

  “亲信干政”引发了风暴潮

  2017年伊始,在轰轰烈烈的“倒朴”风暴中,韩国进入了新的一年。

  2016年10月24日,韩国JTBC电视台的一则猛料,将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由此也拉开了韩国社会揭露朴槿惠“亲信干政”丑闻的序幕。

  韩国宪法法院自2016年12月9日接手国会送达的弹劾决议案后,开启了历时92天的弹劾审判帷幕。审理过程一波三折,出现证人集体缺席、辩论日程遭辩方反对、辩方律师要求法官回避等罕见场景。

  2017年3月10日,随着宪法法院作出判决,充满波折的总统弹劾案审理终于落幕。朴槿惠也因宪法法院8位大法官全票赞成弹劾案通过而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

  4月17日,检方对朴槿惠正式提起公诉,指控其犯有滥用职权等18宗罪。5月23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朴槿惠受贿案进行了首场公审。与此同时,“亲信干政”核心涉案主角崔顺实、涉嫌滥用职权炮制“文艺界黑名单”打压异己的前青瓦台秘书室长金淇春、涉嫌向朴槿惠和崔顺实承诺提供贿赂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等一众涉案人员均接连在一审中获刑。

  根据韩国宪法和公职选举法的规定,韩国总统遭弹劾罢免后,需在宪法法院进行审判的次日起60天内举行大选。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根据选举日程安排,遂决定5月9日举行因总统职位空缺而不得不提前的总统大选。

  最终,当时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籍候选人文在寅成功当选韩国第19任总统。

  这场风暴创造了韩国的多项历史:总统首次遭国会弹劾下台;首次在总统缺位下举行大选;当选总统在全民直选制以来首次跳过过渡期“火速上岗”。

  宪法法院院长人选纷争

  这场风暴以文在寅5月入主青瓦台为终点。

  然而风暴过后的文在寅却并不轻松。在上任后不久,文在寅就陷入了“朝小野大”的被动局面。其中,宪法法院院长人选之争更是一波三折。

  前院长朴汉彻今年1月任期结束。文在寅上台伊始,就于5月19日提名宪法法院法官金二洙为院长人选。但是金二洙的院长提名一经公布,就遭到自由韩国党等在野阵营的强烈反对,并放大金二洙过去担任军事法院法官时的一份“黑历史”,认为他不是宪法法院院长的“合适”人选。尽管青瓦台和执政党反复与在野阵营交涉,但效果甚微。最终金二洙的院长任命案在9月11日进行的国会全体会议上以2票之差未获通过,这不仅成为新政府人事任命遭国会否决的首例,也创造了韩国宪政史上宪法法院院长空缺时间最长的纪录。直到10月底,文在寅提名另一位宪法法院法官李镇盛为法院“一把手”,才勉强获得国会认可,结束了宪法法院长达数月“群龙无首”的局面。

  韩国司法系统另一重要支柱部门——大法院(最高法院)的领头人金命洙的提名案也是在在野阵营持续“秀肌肉”的苛刻掣肘下艰难获得国会通过。此外,文在寅最先提名的法务部长官人选、首尔大学名誉教授安京焕因迫于在野阵营的压力主动放弃提名资格。无奈之下,青瓦台不得不将法务部长官人选更换为延世大学教授朴相基才“顺利”过关。

  “朝小野大”的政局掣肘着文在寅的内政外交政策,不过等待文在寅的,还有明年一场关键选举。

  明年6月,韩国将举行地方选举。不少人认为,只有赢得这次选举,文在寅政府或许才能真正放开手脚,他提出的增加就业率、财富分配改革等施政目标,才能不落于空谈。

  “萨德”遭到国民空前抗议

  2016年7月8日,朴槿惠政府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执意决定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因此各领域正呈良好发展势头的中韩关系却因“萨德”矛盾掉头急转直下。

  尽管文在寅政府上台伊始曾扬言彻查国防部试图瞒天过海秘密协助驻韩美军追加运送“萨德”系统装备入韩问题,但随后竟然又作出了追加部署剩余4台“萨德”发射车的“过激”举动。此举致使韩国新政府为“萨德”困局而试图缓和中韩关系的努力前功尽弃。韩国国民也掀起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萨德”部署违宪、必须停止部署的声音从未间断。

  10月31日,中韩外交部门共同发表了“就双边关系的沟通结果”,在韩方作出涉萨“三不”承诺(不再追加部署“萨德”、不加入美国反导系统、不与美日结成军事同盟)后,双方决定就早日恢复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协议。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