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天辟地翻江蹈海,看十八大以来央企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成就!

2017年10月31日 14:02:52来源:国资小新

  “天眼”探空、“蛟龙”探海、高铁疾驰、北斗组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各级国资监管部门指导下,广大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通过砥砺奋进,在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通过总结五年来央企在重大工程方面的表现,《国资报告》重磅推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重大工程和科技创新成就报告》,央企通过“开天”“辟地”“翻江”“倒海”,彰显了国之重器的实力。

  “开天”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引领下,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航空方面,C919大型客机成功实现首飞,开启中国民航新时代,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合资公司挂牌成立,项目研制正式启动;航天方面,从“长征七号”到“长征五号”,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升级换代,“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汇对接,擎起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在上述成绩的背后,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央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懈追求,和为实现航空梦、飞天梦而做出的努力奋斗。  

  民用飞机产业竞争力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商飞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强化项目管理,加强技术攻关,日夜奋战,型号研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ARJ21-700新支线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航程新型涡扇支线飞机。2015年11月29日,ARJ21-700从上海飞往成都,正式交付给成都航空公司。2016年6月28日,ARJ21-700实现成功首航,开始投入航线载客运营。同年9月29日,第二架ARJ21新支线飞机顺利交付成都航空有限公司。2017年7月9日,中国民航局对ARJ21-700新支线客机颁发了生产许可证(PC)。该证经民航局严格审查后授予,证明所授对象已具备保证其未来生产每件产品均满足统一型号设计与质量标准的能力。 

  ARJ21飞机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航线上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喷气式支线客机,在我国航线上现有的2900多架飞机中,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运营全过程,我国具备了喷气式支线客机的研制能力和适航审定能力。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是中华民族百年“大飞机梦”的历史性突破,它意味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难探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具备了研制一款现代干线飞机的核心能力。这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性突破,也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研制工作也已经启动,中国商飞将联合俄罗斯打造一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远程宽体客机,满足两国以及国际市场对远程宽体客机的需求,带动两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完善公司民机产品谱系。 

[责任编辑:郭碧娟]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