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专家称城市内涝存人为因素 排水设施应是百年为计

2011年06月03日 22:08:09  来源:贵阳日报
字号:    

  十四年前,一场特大的“7·2”暴雨侵袭黔中大地。短短几个小时,就淹没了沿河的两岸,人们的正常生活被打扰的同时,一些受灾群众直呼:水患也会猛于虎!

  十四年过去了,当年贵阳市内时而温婉,时而疯狂的那几条河流: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已不再是水患的代名词。据有关方面透露,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近十年来,贵阳市水患的发生率已降到很低,并且没有发生过大型的水患灾害。

  至今为止,防洪工作初现成效。

  不过,击败了洪魔,有关人士也提出了防汛的新方向——内涝。在当前的汛期,内涝预警依然不容忽视。

  当前:内涝惹的祸

  6月16日夜晚,贵阳市突降暴雨,南明区环境卫生管理站工作人员、防汛应急队赶往被淹严重的毕山村、油榨街两处垃圾中转站以及水口寺两处公厕,进行突击疏通和物资抢救。毕山村垃圾中转站因周边修建楼房,造成整个中转站排水系统全面堵塞,造成多条主次干道积水,道路交通堵塞严重,经过环卫工人近5个小时的努力,才保证了辖区下水管网通畅,道路通行没有受到更大影响。

  就在本月17日,贵阳甲秀南路五里冲入口被暴雨淹没。许多车辆在强行涉水通过约15厘米的水道时,因发动机进水被迫停在水中。

  据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工人称,此处路面积水是因为附近山上的山洪和蔡家关的污水涌上甲秀南路造成的。属于低洼地带的甲秀南路上,几个排水口较小,而排水速度也较慢。

  同样是在本月17日,位于贵阳市皂角井的贵阳电池厂主厂区正是上班的时间,工人们却围在大门口看着深达1米的积水发愁。据了解,贵阳电池厂的厂区围墙外有一条公用排水大沟,从花溪大道皂角井铁路桥至贵阳电池厂的排水都流入此沟。已有20多年的历史的排水大沟已年久失修。连日的暴雨,加之大沟又堵塞,下水不畅才淹没厂区……

  面对贵阳市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雨量最大的强降雨,贵阳市城管局紧急启动防汛工作预案。市政、河道、供水等城区防汛指挥部各单位成员单位迅速出动,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以有限的人力以及物力,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贵阳市政部门强降雨当晚巡查了贵阳市的多个低洼地带,遇到积水地带通过掀揭井盖、使用应急水泵、特种处置车辆等有限措施及时消除了阳关立交桥、人民广场、解放桥、紫林庵人才市场门口地下人行通道等处的积水。同时,为确保路灯设施安全运行,市政处对省军区操场周围、花溪大道南段干荫塘段、大营坡立交桥下等容易积水路段的步行灯机型断电处理。

  在南明河部分河道两岸,出现了河道被淹现象,贵棉大沟截污盖板也移位17块,河道部门及时采取设置警示牌,并安排专人值守等应急措施确保安全,而南明河全部翻板坝也全部打开,加快了河道泄洪。

  发展:“泽城”防洪脱险记

  在市西商业街做生意的彭廷安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1996年7月的那场特大暴雨——7月2日清晨5时30分,席卷着黄浪的市西河咆哮着涌出河堤,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市西路商业街大部分商铺淹没在了一片水海中,而被洪水淹没的最深处尽达1.7米。彭廷安的商铺在这次水害中也损失了3万余元。

  回顾历史,位于贵阳市西南角的市西商业街,发展的足迹可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市西路仅仅是贵阳市西南角一条狭窄的街道,比邻市西河,由于地势较低,并且整个路面呈“U”型,因此也成为贵阳市著名的水淹区。

  也因为这场水灾,市西商业街所在辖区的相关部门意识到,水害可能对市西商业街造成的致命的伤害。由此,一场漫长而艰难的防汛之路由此展开。

  1996年,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品牌效应的市西商业街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市西商业街从1996年开始动工修建大型商住楼,而楼的一、二层以及附楼就作为商场,以前马路化的经营模式开始发生改变;从防汛的角度来看,除了一场特大水灾的震撼,商业街的重新改造给防汛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对于市西办事处来说,解决老城区地下排水管道的年久失修是防汛工作的关键。借着商业街改造之机,市西办事处下决心除了对老式排水管道进行升级改造和清理外,还对建筑商在修建商场时,提出了施工方案:抬高市西商业街的路面。

  与此同时,办事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洪方案,对商场和办事处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对于商场,除了配备值班人员外,还需要配备抽水机;作为管理部门,市西办事处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每年汛期前都要对市西商业街的下水道进行清理,在汛期内,办事处根据排班人员值班表,对商业街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

  为了不让市西河的河水在雨季涌入市西商业街,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与配合下,市西河的清淤工程以及降低河床的工作也逐步展开……

  防洪形势严峻,虽然改造工程难度巨大,但势在必行。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通过各部门的不断的摸索,市西商业街摆脱了“水淹区”的阴影。翻新改造后的排水管道,清淤以及下降河床后的市西河,路面抬高2米以上的步行街……市西商业街的水灾隐患基本消除,当年的“泽城”已一去不复返。

  与市西商业街相似,息烽县以前也有一个“泽城”:永靖镇的阳朗片区。2002年6月18日至20日凌晨3时止,息烽县10个乡镇普降大到暴雨,永靖镇更是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雨量3日内达到215毫米,洪灾导致210国道阳朗地段多处被洪水淹没,交通中断,加之开阳、修文、息烽降雨中心区洪水向低洼的阳朗一带汇集,使持续时间之长,雨量之大。历史未遇。

  灾害中,息烽全县毁坏县乡公路桥梁3座,路基垮塌21714立方米,冲毁泥结碎石路面96200平方米,油路275平方米,涵洞600米,挡墙44292立方米,塌方26426立方米;电力设施及进村低压线路损失14.7万元。全县直接经济损失245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35万元。

  痛定思痛!洪灾过后,县防汛指挥部门认真分析这次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二是水土流失严重。三是防洪工程防御标准不高。河道和消水洞逐年淤积,排水不畅;四是防洪工作的宣传教育不够。部分群众的防洪意识不强,对河道和消水洞存在乱扔乱堆垃圾。五是应急反应机制有待于建立健全。

  为此,息烽县认真作了总结,准备从七个方面切实抓好抗洪抢险工作:一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二是治理水土流失,实施农田改造和坡改梯等工程;三是提高防洪工程防御标准。规划、兴建和改建防洪河道和消水洞;四是加大治污力度,对河道沿岸杂物、垃圾全面整治;五是加强防洪工作的宣传教育;六是建立洪水预警预报机制;七是制定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居民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在洪水易淹区设立各类洪水标志,并事先建立救护组织和准备抢救器材,根据发布的洪水警报进行撤离。

  针对阳朗片区,息烽县永靖镇人民政府多次修订完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对在建水库,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度汛方案。经过多年的摸索,阳朗片区也逐渐走出水灾的阴影。

  贵阳市中心的喷水池除了是贵阳市的交通主干道,也是贵阳市的一个低洼地带。

  据罗女士回忆,1996年大暴雨那天早晨,家住喷水池附近的她因为有急事要从师大方向前往公园北路路口,可是来到喷水池转盘处时,淹及膝盖以上的洪水却让她无法前行。在罗女士的记忆中,1996年到1998年那几年里,贵阳只要一下大雨,喷水池就会成为必淹之地。

  不过现在不同了。就在几天前,贵阳市也出现了一次强降雨,大雨过后,喷水池一切正常,并未出现明显的积水现象。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在离喷水池不远处有一条贯城河。以前,作为南明河支流的贯城河由于河道狭窄,加之沿河居民爱乱倒杂物,每逢大雨,都会导致喷水池、大小十字等中心城区被水淹。1996年以及1998年,在持续遭遇两次重灾情后,贵阳市将贯城河整治列为重要项目,并开始规划建设贯城河排污分洪隧洞。1999年底,一条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贯城河排污分洪隧洞完工,整个工程由节制闸、泄洪闸及全长3.3公里的分洪隧洞组成,当大雨后贯城河水位达到1064.5米时,即关闭节制闸,阻止河水流入贯城河下游低洼城区;当水位在1068米以上时,即打开泄洪闸泄洪,洪水通过绕开中心城区的隧洞直排水口寺附近的下游南明河。自从工程建成后,喷水池以及周围的低洼地带再也没有出现过水淹现象。

[责任编辑:孙金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