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网友:蔡当局舍弃《台湾通史序》不得人心

2017-11-03 15:4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1029日,台湾蔡英文当局“教育部课审大会”续审高中文言文推荐选文,将过去长期存在于教科书中由连横所著的《台湾通史序》从高中语文推荐选文中拿掉,这是蔡当局继稍早前决定把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比例由45%55%调降到35%45%、“推荐选文”由20篇减少到15篇之后,采取的又一“去中国化”的实际动作,弊端甚多,不得人心。

  舍弃《台湾通史序》的所谓理由站不住脚。蔡当局认为该文中提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山抚番”,具有美化移垦者开发土地行为、以汉人观点看待少数民族,以及歧视少数民族的嫌疑。蔡当局纯属是以现代的最高标准来强加《台湾通史序》的罪名。连横的曾孙连胜文对此表示,拿现在的标准去评断百年前台湾的状况是“莫须有的罪名”。连横的孙子连战,其办公室主任丁远超也质疑,“课审委员”不够了解连横在撰写《台湾通史》时的心志。当时是日据时期,连横是为了民族精神而写的,本书也替台湾人民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绝对不是要去污蔑少数民族,指控《台湾通史》时前应该先深入研究当时的时空环境以及创作背景。

  舍弃《台湾通史序》对台湾而言无异于抛弃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记载,连横十三岁那年,连横父亲连永昌购得《台湾府字》授之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历史”。之后,连横以著《台湾通史》为己任,自从1899年开始立志修史,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文,参以档案,至1918年告竣,前后约二十年之功。全书体例略仿《史记》,三十六卷,八十八篇,约六十万字,上起隋大业元年,下至清光绪二十一年,凡一千二百九十年事。这本书,对台湾具有划时代意义,从此结束了台湾无史的历史。

  《台湾通史序》是《台湾通史》的序文,从2006年起就编列教科书中,让“台湾人知道台湾事”,内容完整详细,历史和文学价值也高,受到台湾师生的好评。毫无疑问,《台湾通史序》在高中语文教科中被蔡当局淘汰“出局”,变为非必修课,就会大大降低台湾高中学生对《台湾通史序》及《台湾通史》的关注热情和学习意愿,剥夺了学生透过教科书《台湾通史序》来了解台湾历史、提升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机会,对学生了解台湾历史、提升文学素养是一大损失。

  舍弃《台湾通史序》将进一步“独”害台湾青年学生。连横撰修《台湾通史》,昭示他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台湾通史》凡有关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特产、风俗、人物等,都有论列;对大陆人民开拓台湾更有详细叙述。该书中叙述的事实表明,台湾自古属于中国,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蔡当局舍弃《台湾通史序》,等于否定了《台湾通史》的内容、地位和作用,降低台湾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误导台湾学生产生台湾跟大陆历史上没有什么关系,台湾的进步、发展和繁荣跟大陆人民无关的错误认知,必然加剧台湾民众与大陆民众关于“国家认同”之间的对立,降低台湾的竞争力,减少台湾民众从跟大陆交流和合作中获得的福祉。

  蔡当局为了迎合“独派”的需要,刻意讨好“台独”,居然无视历史事实,以现在标准来评判史书,必然加剧两岸统“独”对立,妨碍两岸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台湾竞争力提升和台湾民众福祉的增加,纯属是为了一己之利,不惜以牺牲台湾民众利益为代价,可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中国台湾网网友:张良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