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两岸关系七十年的发展和启示(四):两岸交流、交往全面展开并不断提升

2019-11-21 09: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两岸关系七十年的发展和启示(四)

  接上篇:

  四、两岸交流、交往全面展开并不断提升

  两岸关系的发展,见之于形者,主要是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两岸“三通”、两岸商谈等方面的持续推进。

  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1949年“台湾与祖国不幸分离”,两岸“音讯不通”“来往断绝”长达38年;1987年两岸人为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从无到有,从间接、零星、单向、少数几类人到直接、批量、双向、各界各阶层,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各行业全方位交往并多样性合作的大格局。台湾同胞到大陆,1987年46679人次,2018年超600万人次;大陆居民到台湾,1988年8545人次, 2015年多达436万人次。1994年、2001年大陆和台湾先后开放对岸媒体记者驻点采访。大陆方面2015年9月开始对台湾居民往来大陆免签证手续并实行卡式台胞证,2018年8月发放台湾居民居住证。到2018年,两岸人员往来总计1.34亿人次,其中台湾同胞到大陆共1.04亿人次,大陆居民到台湾共3000万人次;大陆20多个省市设立60多个各种两岸交流基地,47个城市开放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

  两岸“三通”——通商: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岸间接贸易、台商投资大陆。通邮:从1989年6月起,两岸逐步开办普通邮政和电信业务;1993年4月后,两岸开始办理挂号函件业务。海上通航:1997年4月,福州、厦门至台湾高雄启动试点直航,1998年起两岸贸易货运船舶经第三地“换单不换船、一船到底”航行两岸;2001年1月,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间开通直接客货运输。空中通航:澳门航空公司、港龙航空公司班机先后于1995年12月、1996年8月开始,分别经澳门、香港机场“一机到底”飞行两岸;从2003年起,相继开办两岸春节包机、节日包机、专案货运包机、医疗包机、每周包机、常态化包机,直至定期航班。2008年12月,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全面实施;2009年6月,台湾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

  两岸商谈——1986年5月,举行两岸民航机构“香港谈判”(史称“两航商谈”),妥善处理台湾“中华航空”货机降落广州之事;1990年9月,两岸红十字组织就解决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的居民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遣返问题进行协商,达成“金门协议”;1993年4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汪辜会谈”,成为1949年以后两岸第一次以民间名义进行的高层次会谈;2005年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2008年至2015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11次会谈,签署23项协议、达成多项共识;2014年至2015年,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作为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实现部门首长互访、进行 5次首长会谈、建立部门热线联系。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将两岸接触商谈的主体推到至高,解决了此前一直困扰的名义、场合等问题,彰显了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自己的问题。两岸已有的多层面协商会谈,为海峡两岸通过平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铺设了通道、开拓了前景。

  两岸关系持续发展、深入推进,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非常重要,而在此基础上的“交心”“交情”更是必要;两岸“通邮通航通商”重要,而在此基础上的“应通尽通”“通心通情”理所当然;两岸平等商谈重要,而在此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成为关键,由“求同存异”向“聚同化异”的发展,由解决一般性问题向解决关键性(症结性)问题的发展,循序渐进、“登堂入室”势在必然。(罗华庆)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