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系列连载:从“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三)

2019-10-02 08: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政府对台政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系列之一

从“解放台湾”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接上篇)

  三、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

  (一)1958年“8.23”炮击金门,牵动国际战略格局,造成美蒋矛盾加剧。

  人民解放军1954年“9.3”炮击金门,台湾当局和美国政府受到强烈震惊。美国政府为从政治、军事、经济上制约和孤立中国,尽力将台湾打造为其在太平洋西岸对中国半月形包围圈的重要环节,一面加强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一面加紧制造“两个中国”;台湾当局则一面求取美国庇护,一面仍图谋“反攻大陆”,既不愿接受美国搞“两个中国”的主张,也拒绝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从1957年起,美国拖延直至中断中美大使级会谈,同时举行美台联合军事演习、纵容台湾当局骚扰破坏大陆沿海地区。1958年夏天,美国出兵黎巴嫩,英国出兵约旦,中东局势骤然紧张,美国同时加强在台湾地区的第七舰队力量;台湾当局乘机对大陆进行军事挑衅,蒋介石8月7日宣布实行紧急状态,把三分之一的兵力集结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台海形势更趋紧张。为反击国民党军队对大陆骚扰、破坏的行径,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支持中东人民反美侵略的斗争,中国政府决定再次炮击金门、以“整家法”,原则定为“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炮击金门时间,由7月25日改为27日,又改为8月23日,是毛泽东独具匠心的选择。一因此前赫鲁晓夫到中国来,虽然毛泽东与赫鲁晓夫一句没谈金门之事,但仍会让人感到“中共对金门的军事行动”,很可能是中苏“达成的一致行动”(杜勒斯语);二因联合国大会3天前通过决议,要求美、英军队退出黎巴嫩和约旦,美国人霸占台湾更显得无理,我们要求美军从台湾撤出、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师出有名。这次炮击金门,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亲自部署、指挥的重大军事行动,也是解放军炮兵部队发动的一次最大规模炮战,重创金门守军,强震国际社会。金门炮响,世界各国几乎都不赞成美国的做法,美国国内反战气氛浓厚。

  “8.23”炮击后,基本封锁金门岛,切断了金门的海上补给线。美国一面调动军舰和飞机向台湾海峡集结、准备协防金门和马祖,另一面要求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9月4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同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公然将美国在台湾海峡的侵略范围扩大到金门、马祖等岛屿;又在声明的备忘录中,透露美国不想与中共直接交战的信息。9月7日,美军开始为驶往金门的国民党运输船只护航。实际护航中,听到解放军开炮,美舰即掉头“开跑”,惹得蒋军破口“开骂”。美舰为国民党运输船队护航失败后,要求台湾当局从金门、马祖撤军。正如周恩来所说,“打炮就是试验地,这回试验出来了,杜勒斯这张牌出来了。”毛泽东随即提出,准备恢复中美会谈,以配合福建前线斗争,“有文戏又有武戏”。中国政府“以打促谈”,迫使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旁。9月15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炮击金门的背景下于华沙恢复。9月30日,杜勒斯在记者会上发表谈话,表示美国不认为在中国沿海岛屿“承担大规模地使用武力的义务是正确的”、美国没有、也不想承担保卫这些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这标志美国对金、马的政策从“协防”转为“脱身”,别有所图。台湾当局为保住金门、马祖这两个“反攻大陆”的桥头堡,为稳定军心、稳定政权,摆出不惜一切死守金门的强硬姿态。美台双方在金、马撤军问题上的分歧日趋尖锐、争执愈益激烈。

  (二)为利用美蒋矛盾,争取与国民党和平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决定将解放台湾的“两步走”调整为“一揽子解决”。

  通过对美、蒋在金、马撤军问题上不同立场的观察,对美国政要有关谈话、声明的分析,对美国在中美华沙会谈中实际主张的了解,中国政府看清——美国不想为金、马与中国打仗,想以放弃金、马和不许蒋军轰炸大陆,“换取冻结台湾海峡的局势”以“划峡而治”,换取美国占领台湾的合法化以实现“两个中国”的事实存在;蒋介石不想放弃金、马,不想造成“两个中国”,想拖美“下水”,想美国支持其与大陆打仗,协助营建并巩固台、澎、金、马“反共复国基地”。据此,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改变原定“先收复金、马等沿海岛屿”的计划,“最好把蒋介石继续留在金门、马祖沿海岛屿上”,这样可利用金、马“作为对付美国人的一个主动手段”,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可通过金、马保留大陆同台湾对话的渠道,继续推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10月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作出“让金、马留在蒋介石手里”的决策,原定先收复金门、马祖再解放台湾的“两步走”,调整为对台、澎、金、马问题“一揽子解决”。

  10月6日、13日、25日,人民日报发表由毛泽东起草、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命令》、《再告台湾同胞书》,陆续宣布对金门暂停炮击7天、两个星期,炮击单(日)打双(日)不打;明确提出暂时停止炮击金门,以没有美国军舰护航为条件,允许国民党军队运输供应品;郑重阐述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即“坚持一个中国是国共两党共同的立场”、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国共两党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10月13日,毛泽东约见与台湾方面有联系的新加坡《南洋商报》撰稿人曹聚仁,请其向台方转达大陆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毛泽东提出:“只要蒋氏父子能抵制美国,我们可以同他们合作。”“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可管多少年,但要让通航,不要来大陆搞特务。”“台湾如果回归祖国,照他们(指蒋介石等)自己的方式生活。”“蒋同美国的连理枝解散,同大陆连起来,枝连起来,根还是他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他的一套;他的军队可以保存,我们不压迫他裁兵,不要他简政,让他搞三民主义。”“他不来白色特务,我们也不去红色特务。”毛泽东这次谈话,涵盖关于社会制度、军队、财政、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中共中央指挥炮击金门,集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于一体,挫败了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惩罚了台湾当局对大陆的军事挑衅,还推动恢复了被美国单方面中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同时第一次指出国共两党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并为反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而决定“联蒋抗美”、把金门马祖留在蒋介石手里,两岸在隆隆炮声中达成维护“一个中国”的默契。

  (三)毛泽东提出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周恩来概括为“一纲四目”,并请张治中转告台湾当局。

  1958年“8.23”炮击金门以后,中共中央在推动对台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有关的重要原则和政策主张,进一步争取实现国共两党谈判。1960年5月22日,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对台工作,认为从粉碎美国对台湾当局施压而推行“两个中国”的图谋出发,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可落到美国人手中;现在要蒋过来也有困难,逐步地创造些条件,等待时机成熟。5月24日,周恩来将毛泽东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要点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毛泽东一再表示,台湾当局只要一天守住台湾,不使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大陆就不改变目前的对台关系。1960年10月22日,毛泽东会见美国人老朋友斯诺时说:我们要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好多地方就是用和平方法解决的。北京是用和平方法解决的,还有湖南、云南、新疆。这是因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必定会给台湾人民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损失,我们提出以第三次国共合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替代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61年6月13日,毛泽东会见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如果台湾回归祖国时说,台湾社会制度问题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对外表示,台湾在与大陆统一的前提下,可以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1963年1月,周恩来请张治中致函陈诚,将“一纲四目”告知台湾当局。“一纲四目”的提出,标志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由“和平解放”转向“和平解决”。

  概而言之,从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经“武力解放”“和平解放”发展为“和平解决”。由“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是解放台湾的方式不同、关系相同,前面、后面都有着“解放者”与“被解放者”的关系;由“和平解放”到“和平解决”,是对待台湾的方式相同、关系不同,后面将前面具有的“解放者”与“被解放者”关系变成同为“平等主体”的关系。政策的递进,“变”与“不变”有机结合。不变的是,矢志谋求祖国统一的立场、原则、意志;变的是,不断探索更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的方式、途径、两岸关系。充分体现了依时顺势、实事求是的精神。60年代初形成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与政策主张,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从发展的眼光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实际为进入8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作出了历史性铺垫。

  正是在先后实行“武力解放”“和平解放”“和平解决”的对台政策历史阶段,即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因时制宜、善谋敢断,为祖国统一建立开创性的历史功勋——粉碎台湾国民党当局窜犯大陆、“反攻大陆”的企图,挫败美国“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作出特赦国民党战犯、争取原国民党军政要员返回大陆、进行谋和试探秘密接触、呼吁第三次国共合作等等努力;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促成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奠定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致力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坚实基础。(罗华庆)

  系列一文章连载结束。敬请期待系列二文章:《从“和平统一”大政、“一国两制”构想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