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人民的情怀·专家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02-14 08:2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万水千山,镌刻着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关怀;欢声笑语,奔涌着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爱戴。春节临近,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老区人民、关心着贫困群众,驱车赶往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等地区,深入农村走进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进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不可否认,我国城乡发展依旧不平衡、区域协调依旧不充分,脱贫攻坚形势依旧严峻。每逢佳节,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便是贫困群众、最关心的便是农村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定了阶段性目标。2050年我国将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消除贫困、共同繁荣是检验我国是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准,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此过程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全面消除贫困、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阐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然路径。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城乡之间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农民收入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发展明显落后于城镇兴起。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增长7.3%,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缩小。但不容忽视的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依旧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不平衡发展依旧形势严峻。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根本落脚点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进农村地区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让农民也能够共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协调区域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让贫困群众具有物质基础。但核心在于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即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让贫困地区不仅在物质上丰足,且在精神上也能够丰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这亦是推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然路径,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选择。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此为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奠定基础。以“互联网+”撬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打造新型农业生产营销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价值。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以“两山”理论为指引,转变农村传统的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发展应当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以绿色发展为主导。传统农村发展以农业种植或者工业生产为主导,往往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不可修复的损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仅需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农民贫困,更应当保护农村环境,摒弃传统发展模式,以“两山”理论为指引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

  三是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破解农村治理困境,解决好农村自然资源恶化、农村债务危机、农村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以村民自治为基础,加强农村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吸引农民参与乡村治理,让村民真正成为农村的“治理者”,践行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此基础上,发挥乡村文化礼堂等平台功能,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四是加强农村金融供给,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解决农村债务危机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金融供给,这也是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强农村金融供给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来为农村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尤其是需要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地方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将金融供给送至农民等主体的“最后一公里”。同时,需要规范农村金融发展秩序,治理农村标会、合会等非正规金融,防止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作者:潘家栋,肖文,潘家栋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博士,肖文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