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纪欣:两岸社会交流将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2017-11-30 09: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纪欣(资料图)

  台湾《联合报》11月20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在两岸政治、军事、外交、经贸及社会五大领域中,以两岸民间互动现况最获好评,有3成4民众觉得两岸民间关系热络,4成4认为关系和缓。这印证了,过去一年半来,大陆方面与台当局因蔡英文迟迟未承认“九二共识”而鲜有沟通互动,但两岸民间社会交流却从未间断,这使得两岸关系仍能维持相对稳定发展。

  民进党在野时,经常抱怨民共两党不能交流,是因为“两岸关系国共化”。其实,自1987年两岸当局开放相互探亲,打破38年的隔绝状态后,两岸交流就已逐步走向直接双向三通,形成两岸全方位、多层次的局面。

  两岸当局沟通互动显有突破

  首先是两岸当局沟通互动。台湾海基会及大陆海协会相继于1990及1991年底成立后,经两岸当局的授权,开始进行接触与协商。1992年10月,两会在香港就解决事务性商谈中,对如何表明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简称为“九二共识”)。据此,“汪辜会谈”于1993年在新加坡召开,1998年又在北京举行“汪辜二会”。

  2008年5月,两会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截至2015年8月,两会共有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2014年2月及6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两度会谈,2015年10月张志军主任又与夏立言主委在金门会谈,开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的先河。2015年11月7日的“习马会”,更实现了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这些均说明,只要在“一中”的前提下,两岸当局随时可以坐下来讨论两岸人民关心的议题,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

  在一中前提下,政党交流不会有障碍

  其次是政党交流。2001年连战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后,回到“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国共恢复了交流。2005年4月连战以国民党主席的身分登陆,在“胡连会”后发表了“两岸和平发展五点共同愿景”,之后共同举办了11次论坛,并先后有“胡吴会”、“习朱会”、“习洪会”等国共两党负责人的会晤。

  至于民共交流,大陆方面多次表示,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只要做到这一点,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中共十九大报告更点明: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中,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不会存在障碍。这对民进党释出了极大善意,连绿营人士都认为民共互动出现了“机会之窗”,可惜,蔡英文仅以“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回应,而不承认该会谈达成任何共识,更未谈到两岸同属一中,致使民共交流尚缺临门一脚。

  社会交流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再者是社会交流。两岸开放交流30年后的今天,每年有900多万人次往来两岸,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民众超过百万。而交流的范畴扩及经贸、文化、宗教、教育、农渔业等各行各界。这种密切的社会交流未因台湾政党轮替而中断或缩减,显示两岸社会相互需要、相互依赖,已达密不可分的程度,难怪柯文哲会说“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

  民心是化“独”促统之本。为改变民心、扭转民意,除继续加强两岸社会全方位的交流外,壮大岛内自发性的促统力量也至为重要。

  台湾1987年解严后,不少统派团体先后成立,虽然缺乏社会资源,又被主流媒体封杀,却始终坚持反“独”促统,功不可没。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量统派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先后成立。可惜,由于岛内统“独”、蓝绿、阶级对立严重,统派团体难以与社会改革运动全面接轨,又因无法提供参选及工作机会,难以留住年轻人,社会影响力仍显不足。

  不过,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民进党全面执政以来,政策摇摆不定,又借转型正义制造社会矛盾、阶级仇恨,经济又始终不见改善,导致人心大失,民意下滑,各行各界纷纷走上街头抗争,一次比一次激烈,统派团体应该好好把握人心思变的当下,与反蔡英文、反民进党、反“独”的各方势力结合起来,在社会运动中倡导理念,进行思想改造。

  对岛内统派的几点意见

  以下就岛内统派运动提出几点个人浅见,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广泛讨论。

  (一)扩大支持统一的民意基础。统派应在民间凝聚反“独”促统的广泛力量,扩大统一战线。尤其要参与劳工、农渔民、妇女、环保等社会运动,广交朋友,认真倾听基层的心声,并引领民意,让民众认识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利害与共,唯有和平统一才能让台湾社会改革成为可能。

  (二)增强影响民众的舆论声势。岛内统派当务之急是快速增加舆论影响力,以吸引召集散在各地,内心向往统一,却找不到同志的“隐性统派”或散兵游勇。为达此目标,统派今后应随时注意抓住新闻焦点,有效扩大自己的发声管道,建立统一的话语权。

  (三)加强统一理论的研究探讨。台湾知识分子对于台湾民意演化过程、当前社会力及主要矛盾分析,有理性与感性两者兼具的认知,未来应在如何破解台湾人民反共、亲美日的心理、如何在教育文化上拨乱反正,以及对国家统一模式等重要议题上进行深入研讨。

  (四)加强青年工作。台湾最新民调显示,有超过五成的年轻人有意愿赴大陆就业求学,看来大陆已成为台湾青年求活路的重要选项,年轻人正用脚“走”在统一的路上。未来如何有效地扭转青年的国族认同,是统一运动的重中之重。

  (五)不能回避参选。在选举挂帅的台湾,选举结果往往与民心向背画上等号。因此,统派政党及团体应尽速培植人才,在未来各次选举中推出优秀候选人,利用选举政见及活动宣扬理念,进行统“独”辩论,并可望能在各级民意机构中有统一的代言人。(纪欣,作者系台湾《观察》杂志发行人兼总编辑)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