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王建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愿景

2012-11-20 10:1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华广网17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分析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涉台政策内容。文章指出,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设想,是海峡两岸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逐步实现这一愿景与目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前景,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全文摘编如下:

  胡锦涛同志在十大八报告中指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这是中共中央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

  “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是中共中央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政治主张,也是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一个政治愿景。目前中央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两岸关系的发展不能一直停留在简单、容易的问题上,不能局限在经济或事务性问题上,必须面对最艰困与最艰巨的政治问题。况且,两岸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问题不解决,两岸关系就无法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虽然两岸都认同“先经后政”的原则,但不能固守这一原则,需要亦经亦政,政经并举,“逐步破解政治难题”是两岸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对于统一之后的两岸政治关系与台湾的政治安排,中央早有“一国两制”方针,现在是探讨两岸统一之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或过渡时期的两岸政治关系,即胡锦涛同志提出并强调的“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可以说,中共中央采取了非常务实与开放的态度,并没有先入为主定下一个两岸政治关系安排的调子,要求台湾方面同意与确认,而是“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与共同“探讨”。

  第二个政治愿景是“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尽管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是新主张,早已提出,但作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愿景之一,写入十八大报告,提出两岸“商谈”建议,则彰显了其非同一般的重要政治意义,成为中共中央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治目标之一。从理论上讲,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符合两岸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应为各方所乐见。但在两岸政治现实下,将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置于区域政治格局下,问题就要复杂得多,就会有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与影响。马英九早在2008年选举时就提出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但后来却逐步放弃这一主张,对大陆的主张与建议消级应对,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美国对马当局幕后强烈施压与反对是重要原因。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今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格局下,台湾在美国“以台制华”战略中的地位重新上升,美国等外部因素成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重要阻力与障碍。

  除了这一重要的外部因素,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与两岸政治关系联系在一起,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两岸政治互信依然脆弱,现阶段商谈军事互信机制仍面临很多困难。但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远看,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是必由之路,也是海峡两岸的共同责任与任务。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三大政治愿景是“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是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主张,即“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十八大报告对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基本主张未变,但在具体措施上与策略上则有所调整,不再以“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为前提与条件,而是直接主张“协商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可以说,协商与签署和平协议已成为中共中央对台基本政策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政治主张与目标。当然,商谈与签署和平协议,需要海峡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陆方面虽然已将签署和平协议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基本的政治主张,但台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岛内各界进一步努力化解。

  可以说,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与目标,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远规划与设想,是海峡两岸共同努力的目标与方向。在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与挑战,但却是两岸关系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与任务,需要海峡两岸社会各界做出长期艰苦的不懈努力,逐步实现这一愿景与目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前景,为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王建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