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李理:辛亥革命与台湾

2011-10-09 08:4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回顾辛亥革命百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从革命的兴起直至爆发的全过程,都不断地激励着台湾人民武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孙中山先生曾4次莅临台湾,促进了革命思想在台湾的传播,激发和培养了台湾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战后台湾回归祖国后,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民族、民权及民生”的三民主义,及五权分立的政体得以在台湾运行,故中山先生的思想至今仍对台湾社会起着很大的影响。

  一、台湾人民曾积极参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前,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同盟会曾到台湾进行革命活动。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看到甲午战争战败在即,国事危殆,遂创立兴中会于檀香山,积极开展反清斗争。1895年4月,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转眼变成了日本的土地。此时孙中山已积极策划革命行动中,他利用割台后台湾的反日形势,派陈少白赴台筹设兴中会台湾分会。

  陈少白于1897年9月赴台湾,首先找到杨心如。杨是中山先生好友杨鹤龄的族弟,早年在广东参加兴中会,曾将大部家产捐赠革命事业。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潜往台湾。陈少白通过杨心如介绍,结识了台湾商界人士良德洋行总经理吴文秀、义和洋行买办容祺年、商界大佬赵满期等,吸收他们为兴中会会员,成立了“兴中会台湾分会”。分会成立后,为赞助孙中山革命活动,秘密捐助了大量经费。兴中会台湾分会正式在台建立革命据点,为中山先生将台湾与中国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作了铺路准备。

  继兴中会之后,1905年7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定成立统一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纲,选孙中山为总理。这给已被日本占领10年之久的台湾同胞带来新的希望,即把台湾的光复寄托于国民革命的成功。

  1910年9月,中国同盟会会员王兆培到台湾,吸收台南籍的同学翁俊明与杜聪明等人宣誓入会,翁俊明还被委任为交通委员负责发展台湾会务,同盟会台湾分会同时宣告成立。

  由于同盟会台湾分会的成立,同年9月,孙中山经日本首次赴台,抵达基隆。孙中山此行,主要是在台坐镇指挥广东惠州起义,进行起义的联络、支援活动,并观察华南局势,如起义得手,即俟机回到内地。此次孙中山在台停留达一个多月之久,经兴中会会员杨心如等人协助,在台北新起町设立了革命总司令指挥部。

  1900年10月8日,孙中山在台北指挥了惠州起义。起义军活捉了清将杜凤梧,缴获洋枪700多支,子弹5万多发,清提督邓万林负伤落马而逃,起义冲击了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但此时日本政局发生变化,伊藤博文出任首相,他禁止台湾总督与中国革命党保持联系,致使孙中山的革命指挥部难以继续活动,孙先生也不得不离开台湾,惠州起义遂未克完成。

  惠州起义虽未达成全国性的运动,但其为辛亥革命奠定的基础,更为辛亥革命埋下了革命的火种。辛亥革命的前夜孙中山所领导的数次起义,也使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接受革命思想,台湾同盟会组织也迅速得到发展,并担当起领导台湾同胞武装抗日的运动。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