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从“中轴线”看首都的壮美

2019-12-05 13:2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一线牵一城”。这条“线”,就是北京的中轴线。中轴线上,汇集了北京城建筑的精髓。

  “一城聚一线”。这座城,就是北京城。北京城的变迁在“中轴线”上留痕,“中轴线”也随之不断生长。  

  北京城与“中轴线”,相辅相承,不能分离。中轴线是一条历史轴,贯穿起了北京的往事;中轴线是一条发展轴,从这条线上可以读北京,可以看中国。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贯穿了古都北京的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直达北端的钟鼓楼,总共的长度是7.8公里,最初是在元朝修建的。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如何让这条古老的中轴线,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了北京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一道必答题。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梁思成对北京壮美的形容,北京市一直很重视。在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建设便继承了老北京原有的空间结构,不仅没有打破中轴对称的格局,还对其不断的进行了修缮与扩充。  

  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中统帅全局的存在,为构建完整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信心,为实现优美的城市环境创造了条件,也为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思路。天安门广场地区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一直到七十年代,经历了很多次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对传统中轴线对称原则的维护贯穿始终。整个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计,与它两侧公共建筑的布局、规模、形式,都体现出了当代社会对北京这条中轴线价值的认同与尊重。

  后来,为了体现出中轴线的“门户”形象,北京一直计划把中轴线向南、北两个方向延伸,在其两侧和终端安排公共建筑群,采取不同的城市设计处理手法,以展现新世纪首都的新风貌。特别是在2001年北京取得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后,中轴线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北京启动了一轮文物修缮工程,特别是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永定门在原址按原状完成复建,成为北京的“新地标”,还有老北京“五镇”之一的燕墩也从垃圾堆中“现身”了,天坛神乐署也开门迎客了,还有前门大街改造完成,钟鼓楼又响起了晨钟暮鼓……

  就这样,在这北京的这条中轴线上,古老与现代实现了完美的、无缝的衔接。从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成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至今,北京对中轴线文物的维修保护经费投入了5亿多元,先后开展了景山寿皇殿、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天坛、社稷坛、太庙等重要遗产点的维修保护、腾退开放、展示利用工作。如今,随着南中轴御路的全线贯通,北京中轴线申遗再添新筹码。

  南中轴御路贯通后,北京未来还会通过考古、景观设计等多种方式,打造更多的文化遗产探访线路,真正实现中轴线全程步行无“断点”,方便更多人在漫步间,感受北京城独特的壮美风貌。全世界的游客,欢迎你们来中轴线,感受北京的壮美!(中国台湾网网友:小桥)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