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铁海联运促地、物、人三位一体共融共通

2019-11-06 16:4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10月27日上午6时40分,国际铁海联运厦门回程过境班列首发,从俄罗斯“路丝”运载到厦门的货物,将在厦门港短暂停留后,承接“海丝”,前往越南。这一铁海联运模式在厦门尚属首次,“陆丝”与“海丝”在厦门实现双向衔接,标志着厦门已初步形成铁海联运物流双向新通道,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落实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饱尝“走出去”这一方针政策为经济、社会、文化结出的硕果,我国也在国际联动、合作、共赢上持续发力。近年来,国家加大铁路基建、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提升综合服务标准,提倡多式联运跨越式发展,让海陆空等运输方式的合作的频次和粘性加大,更好地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输成效。国与国的联通、物与物的联动,不断提升的往来交流和文化促进,得显出综合运输体系的合作和联动都是深刻且重要的,这样的联运方式对不同国家、地域、人群、文化等方面,都有共融共通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较于原来,运输模式相对单一,各有所长,离运输合作距离很远。如今,在运输任务中,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各展所长,让多式联运成为经贸往来顺畅高效的新动能。从发展来看,我们已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各种运输体系无论从国内惠民便捷出行上,还是到承负助力国家经济发展的使命上,都在努力拼搏、践行着。打开共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投入使用,使国际陆海新通道货物进出口效率大幅提升;到襄阳—钦州—马来西亚线路的国际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促经贸合作。能够改善单一的运输模式,实现在一套程序里,多种运输方式充分配合,让衔接更加顺畅、时效更有保证,拓宽了合作发展的版图,构建了更加多样的运输服务模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时间就等于效益,多式联运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不单纯是一条“运输路”,更是各地区走出本土、走出国门相汇交流的桥梁。笔者认为,运输部门应在多式联运的联运方案、联运创新、联运反馈上下功夫,做出有定制方案、有机制反馈的综合体系,把多式联运的方面做实、做细、做透,真正将运输优势投入到为经贸往来互通、文化交流促进的发展上来。

  在方式上各取所长,在发展上融合促进,多式联运的延伸和拓进对经济发展的辅助促进意义,将更加深远。(中国台湾网网友:郭靖)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