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以“古丝路精神”续写时代新华章

2019-09-03 09:4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日前,俄罗斯基洛夫-青岛“齐鲁号”欧亚回程班列载满木板材,首次抵达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据了解,这趟回程班列搭载42个集装箱,从俄罗斯莫斯科的基洛夫站经满洲里口岸入境,直达多式联运中心,全程7900公里,路途行驶22天,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约30天。

  为延续“古丝路精神”,在世界各国之间牵起一条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纽带,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渝新欧、蓉新欧、苏满欧、哈满欧、义新欧等班列相继开行,“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不仅强化了中欧、中亚班列的世界影响力,更在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良性互动中,通过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高运输品质和效率,为助力沿线各国贸易往来实现互利共赢铺开高标准的交融道路。

  回首“齐鲁号”欧亚班列的首发之日,便不同于以往的单地班列发行,济南、青岛、淄博、临沂四地同步,分别驶向莫斯科、塔什干、阿斯塔纳等市,成为中欧、中亚班列发展成果的有力折射,同时也呈现出中欧、中亚班列为我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提供的强力支撑。

  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如果把“一带一路”比作手中笔,那么,中欧、中亚班列便是笔中墨,构成一副美妙的画卷,除需要细致的笔工,更需要墨色的纯正。自2017年4月,中国、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波兰、俄罗斯等7国铁路部门正式签署了《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迄今为止,中欧班列运输联合工作组已召开若干次会议,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已初步实现常态化运行,加之,中欧、中亚班列密集开行和“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也让国内越来越多的地区、企业融入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诸如,自2014年8月,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开通首趟中欧班列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以沈阳、大连、营口、长春、赤峰(通辽)为支点,经满洲里及二连浩特口岸出境,终至俄罗斯、波兰、德国、捷克等多个欧洲国家的“六点五线”开行格局。特别是在辅助辽宁大力推进以港口为核心的大枢纽建设,着力打造内连外通、设施完备的交通运输大通道中,为辽宁全方位对外开放发挥出重要作用。就从大连到荷兰、德国等欧洲国家来看,中欧班列相比海运不仅从时间上压缩一半多,运输费用更是比空运减少80%,这也为加快东北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古人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中欧、中亚班列用发展证明了“一带一路”共商共享共建的正确、可行路径,突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未来,必将会有更多的国家置身这条“交融”之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描绘绚丽画卷。(作者:宋文强)

  

  

  

[责任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