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心品味春运路上的温暖

2019年01月21日 13:57: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今天凌晨0点29分,伴随着北京站至南通的K4051次缓缓从北京站驶出,2019年铁路春运正式拉开帷幕。2019年春运自1月21日起至3月1日止,共计40天。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人民日报1月21日)

  春运大幕开启,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伴随着这场轰轰烈烈的乡愁涌动,一个流动的中国,彰显出其特殊的繁华与活力。近年来,随着铁路运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春运情况不断好转,运输服务效率和旅客出行满意度呈现出同频共振的“双上升”。相比于早些年春运路上的拥挤、脏乱和一票难求,现在的春运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有媒体评论,不同于以往的抢票难、回家难,今年春运有望进入“舒适回家”的新时代……

  毫无疑问,承载着中国人回家过春节的春运,最好地体现着中国高超的大规模组织能力。1月18日,来自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传递出积极信号:为保障旅客的顺利出行,铁路节前和节后分别每天安排开行旅客列车4787对和4860对,客座能力比上年春运增长5.4%和5.2%。在志愿服务方面,23万名青年志愿者,将在2.3万个岗位开展志愿服务。针对公众关注的“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扰乱运输秩序、危害运输安全的违法违规违章当事人和失信人,将采取惩戒措施。这些保障体系的建立,反映出我国围绕春运的综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从媒体报道可以看出,今年,针对客流特点,铁路部门在做好调图、运输组织、服务保障各项准备的同时,网上订餐、大站智能导航、刷脸进站、在线选座、微信支付、常旅客等一系列服务新举措,也在努力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同时,还在优化售票流程和系统能力、实施车站畅通工程、加强特殊群体爱心服务等方面发力加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2306网络售票背后还融入了“黑科技”——候补购票功能,不但方便了旅客“排队捡漏”,也在遏制抢票倒票活动中起到积极作用,让售票环境更加公平。

  让春运出行更美好,高铁无疑是最大的保障。2018年底,杭黄高铁、哈牡高铁、济青高铁等10条新线集中开通运营,全国新增高铁营业里程约2500公里,有效提升了铁路客运能力,极大方便了沿线百姓的交通出行;“复兴号”家族的身影,也出现在了更多的地方,更有与交通部门的强强联手,统筹安排道路与铁路运输服务衔接工作,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旅客春运的回家路更温暖。

  人人期待的“舒适回家”,不就在于旅行体验的改善吗?这既是交通强国的长期课题,也是造福于民的有利举措。希望铁路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服务惠利于民,让春运更贴近“民声”。唯有如此,我们回家的路才能再短一些、更暖一些。今年春运的更多惊喜,我们拭目以待……(中国台湾网网友:王宇)

  (本文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张洁]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