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密织细网让微腐无处可遁

2018年01月24日 16:16:00来源:中国台湾网

  近日发布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保护伞”。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党中央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年底,中央纪委已督办5轮、252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涉及全国25个省区市,1463名责任人受到处理。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群众身边的腐败惩治力度不断加码。据统计,2017年1月至12月,全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2.21万个,处理15.91万人,其中,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87万个,处理6.45万人。(1月24日新华网报道)

  微腐不微,小贪不小。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腐败问题影响恶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或者说基层腐败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他不仅直接影响群众对基层干部的看法,更关系到整个共产党的名望。这势必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降低政府公信力水平,对于基层党的形象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此外,基层腐败问题对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产生了恶劣影响。涉及贪腐的基层干部啃食群众应得的各项基本利益,比如经济利益、各种福利待遇、社会资源等,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被剥夺。

  基层干部直接接触群众,所做的工作也是直接关系群众。少部分政治觉悟不高的干部,因为自身能力不够,以及基层治理能力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些地方的基层治理能力还没有达到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导致基层治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给基层腐败留出了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是对基层干部权力的制约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并且达到震慑腐败的水平。在这种环境下,思想道德水平不够的基层干部与当地的一些黑恶势力一拍即合,勾结到一起,形成利益同盟。权力制约一般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但有时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到了老百姓家门口的时候,容易放松出现漏洞。因此,‘最后一公里’应当受到加倍重视。

  反腐大局的最后一公里如何走好,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干部身上的责任重,担子更是不小,所以更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能力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工作生活中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有党性,有政治觉悟。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坚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约束。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监督制约,让权力曝光在阳光下,促进权力公开化透明化。强化制度建设,将细网织的更密更细,让小小腐败也无处可逃。在落实党内法规时进一步细化分领域、分层级的“微腐败”治理措施,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和普通公务员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提高信息公开和政务透明程度,根据已有案例分析廉政风险点,从而进一步完善治理“微腐败”制度体系。

  走好最后一公里,事关重大。将现有的细网织的更密更细更扎实,可让微腐想逃也没地可逃,推动“微腐败”治理向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基层干部唯有一身正气、坦荡干净,才能带领群众一起创造幸福生活。(中国台湾网网友:陆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